从去年7月至今,南宁市多城区的电动车店发生被盗,作案者竟是两名少年。有的店主把两名少年交由警方处理,但因未满16周岁,警方依法无法处理,两名少年被释放后又继续行窃。
监控视频拍摄到两名少年正在行窃↓↓↓
李先生在兴宁区长兴路开一家电动车售后服务店。3月18日,李先生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去年12月27日上午9时,他到店上班时发现门被撬坏,店内物品被盗,初步估计损失10万元以上。他查看监控视频发现,当天凌晨3时许,有两名少年撬开门后潜入店内作案。
“这两名少年是惯偷,我们这个圈子很多店挨他们偷过,加了三四把锁都防不住。”李先生说,在南宁开电动车销售店、维修店及售后店的店主,组建有一个微信群,每次被盗后都会发布在微信群里予以提醒。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视频画面中的窃贼每次都是相同的两名少年。
李先生和邹先生曾分别于今年1月、3月把两名少年抓了,交给警方处理,但因两名少年未满16周岁,警方依法无法处理,将两少年释放。两名少年被释放后并未悔改,继续到处行窃。
据统计,从去年7月至今年3月,南宁市江南区、兴宁区、西乡塘区以及高新区等多城区的电动车店,都被这两名少年盗窃过,多达十几次。而两名少年盗窃得逞后十分得意,还通过网络平台发视频和图片进行炫耀、抛售赃物。
▲两名少年曾被抓获。
有电动车店店主认为,他们在两名少年的窝点追回部分被盗物品,还有一些稍贵的物品不见踪影,两名少年也许另有同伙负责销赃和踩点。为此,他们呼吁警方深入侦查,尽快抓捕两名少年的幕后指使人。
3月19日,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有关人员向记者表示,由于两名少年均未满16年周岁,还是在校生,公安机关已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两人作出拘留、不予执行处罚的决定,责令其家长带回加以管教,并通报给相关部门采取管教措施。
至于有店主怀疑两名少年背后有成年人指使的情况,警方表示,案件还在调查中。
有店主多次在监控视频中发现两名少年行窃↓↓↓
【新闻观察】
问题少年到底该怎么管?
3月20日,南宁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负责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负责人韩姗姗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处理,我国刑法第十七条明确: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韩姗姗分析称,实践中,问题少年的家庭监护往往存在问题,单靠责令家长加以管教的效果可能有限,政府收容教养程序复杂,因此,社会关护等其他方法可以作为教育矫治的重要手段。社会关护是司法机关委托社工组织对问题少年开展一系列的行为矫治工作,目的在于对问题少年进行“危机干预”,包括但不限于社会调查、心理干预、关护帮教、行为矫治、犯罪预防等。
编辑丨欧阳美荣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