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串、吃火锅,曾一度是疫情期间很多人最想实现的愿望。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被按下暂停键近两个月之后,南宁街头巷尾那些熟悉的“烟火气”正逐渐回归,不少人已实现脱下口罩吃火锅、“撸串”的心愿,一些开放堂食的餐饮店还出现排队等位的情况。不过,多数餐饮店的客流、营业额仍远不如疫情之前,完全恢复尚需时日。
▲南宁街头巷尾那些熟悉的“烟火气”正在逐渐回归。南国早报记者 苏华摄
走访:餐饮店多数恢复营业,有些还排起了队
3月20日中午,在兴宁区吾悦广场四楼,除了一家火锅店因装修仍处于停业状态外,其他的餐饮店皆已开业,并且提供堂食服务。“顾客正在慢慢增多,每天有20多桌客人了。”一家主营自助餐的餐厅负责人说,3月初刚恢复营业时,即使是周末都没人逛街,店里每天顾客寥寥。不过,随着各行各业全面复产复工,从上个周末开始,进店消费的客流逐渐攀升。
▲南宁餐饮业正逐步回暖。南国早报记者 苏华摄
3月20日、21日晚,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就餐时间走访南宁朝阳商圈、埌东商圈的多个商场发现,入驻商场的餐饮店也正逐步找回往日的“烟火气”。在新朝阳商业广场、悦荟广场和会展航洋城,九成的餐饮店已恢复正常营业,一些火锅店和自助餐店内坐满了顾客,少数餐饮店甚至出现了久违的排队现象。
不过,也有部分入驻商场的餐饮店尚未恢复堂食服务。在会展航洋城内,一家全国连锁品牌的餐饮店仍只提供外卖。一名在门口迎客的店员称,根据公司的安排,3月26日才能恢复堂食。
除了午饭、晚饭能“约火锅”,烤串也可以“撸”起来了。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多个夜市点发现,3月中旬开始,不少夜宵摊就已重新亮灯“活”了过来。此外,从1月29日起就禁止营业的中山路美食街也开始解禁,已有三四家餐饮店开始提供夜宵。同时,建政路美食街内的小吃店也已基本恢复营业,但营业时间不能超过晚上8时30分。
防控:限制堂食人数,配备公筷公勺
尽管餐饮店陆续恢复堂食服务,但疫情警报仍未解除。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发现,为了保障堂食期间顾客可以安心就餐,基本所有开放堂食的餐馆都将“本店已消毒”的提示张贴在门口,测量体温
▲餐饮店在候坐区域的座位上放有消毒水供市民使用。
和消毒成为“标配”。有的餐厅还会要求用餐者登记姓名、电话、来源地等信息,门店服务员还积极引导顾客扫码点餐,以减少人员接触。
根据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印发的《公共服务场所疫情防控工作“十严格”》等4项措施和工作要求,其中提到餐馆上座率宜控制在50%以下,意味着堂食人数有一定限制。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多家餐馆看到,餐桌上摆放着“隔桌落坐”的提示牌。每桌还配有公筷和公勺。
“我们的桌椅上都贴着消毒日期、时间和责任人,顾客离店时一座一清一消毒。”悦荟广场内的一家餐厅负责人说,在每天开业前,员工都要检测体温,进行健康情况登记、汇报。顾客到店后,同样要进行体温测量,然后登记并出示广西健康码,再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相应区域就餐。此外,服务员也会提醒顾客,除了吃饭时摘下口罩以外,其他时间还是建议佩戴好口罩。
对比:客流逐步回暖,但远不及疫情以前
疫情之下,餐饮业成为受影响最为直接的行业之一。3月16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1月和2月,我国餐饮收入为4194亿元,同比下降43.1%。对于餐饮行业而言,恢复堂食对餐企的帮助有多大?
“每天晚上只有80多桌客人,客流量不及以前的1/3。”新朝阳商业广场的一家火锅店负责人说,该店有上下两层就餐区域,200余张餐桌。在疫情爆发前,每晚6时30分后基本都要排队就餐。如今,尽管客流正在逐步增多,但只开放了一半的用餐区域,连就餐高峰时段都不用排队了。
▲烧烤、小吃店陆续开放吸引食客。
多家餐馆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影响,重新开门营业后,生意有回暖的迹象,但相比疫情爆发前“差远了”。虽然有不少市民趁着堂食恢复,赶紧下馆子解馋,但更多人还是认为“外面不安全”,非迫不得已还是尽量回家吃饭。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由于到店顾客严重下滑,部分餐厅虽然被允许恢复堂食,但依然没有开业计划,也有些餐厅开了几天又默默关掉了。
协会:面对考验,餐饮行业将加速变革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吴东栋表示,目前来看,餐厅陆续复工,但受到疫情影响,堂食情况不容乐观,“大概只恢复了40%。”他表示,餐饮业要想重新焕发活力,首先是建立消费信心。近段时间,不少城市的官员“下馆子”带头消费,这对于提振消费信心具有示范意义。
“疫情过后,大概有三成的餐饮企业会被淘汰。”吴东栋说,这场疫情倒逼餐饮企业艰难求生,一些企业也将战场转移到线上,开始大力开拓外卖业务,但这只能是一个补充,餐饮店更重要的还是堂食,极度依赖客流和现金流。在没有现金流的情况下,一些餐饮店的房租、人力成本等问题开始显现,行业协会分析预计,从4月开始有部分企业将出现倒闭情况。
不过,吴东栋认为,本次疫情将加速餐饮行业绿色化、线上化、多业态化的速度,对有能力、有思路、有准备的餐饮企业也是一个新的机遇。另外,经历过这次疫情的考验,餐饮业会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公筷公勺制等餐桌文明礼仪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也有很大可能会长期保留下来。
编辑丨卢盈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