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广西对口支援湖北省十堰抗疫医疗队20名疾控人员平安返回广西。至此,广西对口支援湖北省十堰市医疗队员全部撤离,广西圆满完成对口支援湖北省十堰市的疫情防控任务。
↓↓↓点击视频,看新闻现场。
按照国务院“一省支援一市”的部署要求, 2月10日,广西对口援助十堰市工作正式启动,第一时间成立前线指挥部,组建前后方工作组,先后选派医术精湛、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分三批驰援十堰。
3月21日,全队132人中,除疾控分队20名队员按国家要求继续驻留十堰市外,其余112名前方工作组和医疗队员顺利凯旋。
▲机场迎接的人群。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4月3日下午,20名疾控人员乘机回到南宁。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4月3日返回的20名疾控队员,主要负责指导和参与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收集及统计分析、医务人员心理疏导、医院感控工作指导、特殊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检查和指导、疾控大培训。他们分为多个工作小组,覆盖十堰市所有的疾控中心。
▲疾控人员受到热烈欢迎。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他们已在十堰奋战了51天。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2月19日,来自百色市疾控中心的队员梁松踏上了驰援十堰的征程。当晚6时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次日凌晨2时抵达十堰市,等他安顿好已经接近凌晨3时。经过短暂的休憩后,20日上午,梁松第一时间来到距离十堰市30多公里的郧阳区疾控中心。
在卫生应急仓库,梁松对各类应急物资进行整理和统计。“我要第一时间熟悉这里的应急物资,有哪些、有多少、在哪里。”他说,作为一名疾控人员,深知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对于整个抗疫工作的重要性。
此后,队员们在郧阳区疾控中心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回头看”和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例如当地的青龙泉社区共有4600多户20000多人,广西疾控队员详细了解社区的体温检测、隔离人员转送流程、消毒人员工作等防控环节,指导现场工作人员确保隔离流程规范,消毒环节严谨,个人防护严密。
▲20名疾控队员主要来自全区各地的疾控部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全家福。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广西支援湖北省十堰市抗疫医疗队疾控组组长、自治区疾控中心艾滋病防制所副所长蓝光华介绍,在十堰的51天里,队员们不分日夜,不论寒雪,扎营十堰市7个县市区,忙碌于医院、社区、工厂企业、特殊和重点场所。
他们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73次,审核及修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发热病人流调报告981份,撰写疫情分析报告136份,指导和完成技术方案28份,梳理聚集性疫情194起,撰写聚集性疫情分析报告50份,参与疫情讨论分析68次,完成核酸检测5527人份,心理疏导27人次,指导检查重点和特殊场所31家,从源头上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
他们还积极主动参与疾控大培训,加强传帮带,共培训500多人,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疾控队伍。
目前,十堰市已经完成在院患者、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全部清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社会秩序正在逐步恢复。
编辑 | 胡志伟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南国早报官微
新闻早知道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