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城郊乡野变都会。是谁让南宁五象新区在短短十五年,就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们身边一个又一个极具拓荒精神的建设者,是这座城市中一个又一个具有发展眼光和探索精神的组织团队。他们筚路蓝缕,风餐露宿,以创业者的姿态进驻荒野,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把五象新区一步步变成了现在的模样,也为南宁强首府战略探索更广阔的未来。
即日起,南国早报推出由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独家冠名的“寻找五象拓荒者”活动,寻找最早一批进驻建设五象新区的拓荒人和团队,记录他们的拓荒故事,彰显故事透出的城市精神。
一条路繁荣一座城市。纵观国内外各大城市,总有一条路是一城之中的“经济引擎”,引领城市繁华。
南宁市五象大道正是这样一条拉开新区开荒、拉动城市“经济引擎”的主动脉。
十五年前,五象大道破土动工,翻开荒芜之地新的一页;十五年后,作为新“南宁”的城市主干道,五象大道两侧遍布政务、金融、文化、景观等城市最优资源,为五象新区带来庞大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如今,五象大道成为南宁五象新区的一张靓丽名片。作为新区的敲门砖工程,连日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五象大道的建设者鲜为人知的故事。
敲门砖工程,打开新区大门
城市的发展变迁,往往与区域中轴线的流转紧密相连。
2006年,自治区提出“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发展方向,全面启动建设五象大道工程。按照规划,五象大道西起大沙田的银海路口,东止于邕宁区八尺江桥,道路为东西走向,道路等级为城市道路主干路I级,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总投资为17亿元。
▲2006年五象大道建设现场 南宁城建集团所属南投公司供图
“2006年4月28日,五象大道破土动工。”曾经参与五象大道建设的韦先生回忆道,当时的五象新区,175平方公里的空旷土地上,绝大部分都只是土岭、村落、水坑,少量的庄稼和蔬菜地。村庄外出的路也很小。那时,连通南宁与蒲庙的路是南浦二级公路,即五象大道的前身,“五象大道的开工,是五象新区开发建设的敲门砖工程,打开了五象新区建设的大门。”
▲2006年五象大道建设现场 南宁城建集团所属南投公司供图
2006年10月23日,五象大道主干道,在当年的东博会之前全线贯通。
2007年12月27日,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全长18.55公里、双向8车道的五象大道建成通车,创下了南宁市主干道的“三最”纪录:路幅最宽, 线路最长,标准规格最高。
▲2007年12月五象大道建成通车后的场景 南宁城建集团所属南投公司供图
▲2007年12月五象大道建成通车后的夜景 南宁城建集团所属南投公司供图
开摩托进工地,晴天也要披着雨衣
作为当时项目的宣传人员之一,赵先生那时候三天两头往五象大道建设工地上跑。
五象大道刚开始建设不久,工地上同时作业的有数十台机械,开车进施工现场很不方便,基本上都是开摩托车进入工地收集素材。因为工地上灰尘满天飞,即使在大晴天,开摩托车到施工现场,也需要穿着雨衣,否则没多久,整个人就变得“灰头土脸”,可谓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2006年,五象大道的施工时间基本在南宁市最热的季节,穿着雨衣进一趟工地,出来就像‘落汤鸡’,全身都湿透了”。
▲2006年五象大道建设现场 南宁城建集团所属南投公司供图
五象大道是当年南宁市服务“三会一节”重点工程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同时也是也是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施工战线长,沿途要穿过1条铁路和3座桥梁,地下光缆、电缆纵横交错。此外,该工程位于城乡接合部,征地拆迁工作十分复杂。按照南宁市政府的要求,要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完成这项总投资超过15亿元的工程,难度相当大。
▲2008年,建设中的南宁市五象大道 周家志摄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项目业主在五象大道建设工地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并根据工作需要分别成立了征地拆迁组、工程管理组、技术管理组、试验组、财务组、宣传组。五象大道工程现场指挥部的常务副指挥长冯林,在项目部被称为“拼命三郎”。自五象大道工程开工,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耗在了工地上。每天等待他审阅的工程资料,一沓沓超过一尺高。他还要安排整个工程的拆迁、丈量、施工,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常常是一忙起来连饭也顾不上吃。
主干路多次升级,成就第一景观大道
据悉,五象达到通车后至今,先后经过景观提升、改扩建,最终形成了现在30多公里、跨越四个城区的城市主干路。
2012年,五象大道完成精品长廊景观提升工程;
2012年,五象大道延长线(罗文大桥—壮锦大道)开建,将五象大道延伸至邕江边,“接”上罗文大桥;
2018年,五象大道“颜值”再次提升,通过实施道路沿线风貌改造提升,融合了“道路恢复提升、景观绿化恢复提升、智慧城区建设、海绵示范区建设”,成为“五象现代化新城第一景观大道”。
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五象大道两侧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高楼林立,沿线布局高星级酒店集聚区、城市综合体、政务服务、文化旅游等,繁华的城市气息扑面而来。这条新区主动脉的两侧,一批批建筑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梦想,相继落地开花。
数说五象新区路网变化
2006年至2012年,五象大道、银海大道等15条道路通车,通车里程59.9公里。
2013年至2015年,玉洞大道、堤园路一期及三期、龙岗大道二期等73条道路通车,通车里程89.7公里。
2017年上半年期间,五象新区通车里程36.5公里,“五象地图”越绘越宽广。
2019年,“三纵三横”主干路网基本建成,次干路网加快推进、部分建成,57条片区道路完工,3个片区路网基本完善。“九纵五横”共14条主干道路的形象进一步提升,五象大道、平乐大道、玉洞大道3条精品线路基本成型,交通功能进一步完善,出行品质进一步提升。
征集启事
第一条道路,第一个小区,第一所学校,第一家医院,第一家餐厅,第一个小超市……南宁五象新区繁华璀璨的现在,就由当初一个又一个极具开拓精神的“第一”组成。如果您是以上众多“第一”的缔造者或者参与者,如果您知道相关的拓荒故事,或者如果您保留了体现五象新区新旧变化的珍贵图片,请联系我们。线索或图片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联系电话:0771-5690306
邮箱:1819513324@qq.com
微信:ngzb_ngls
编辑丨林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