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小学生零距离接触地震救援工具,争相排队体验空气呼吸机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5月8日上午,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天桃校区与自治区地震局联合开展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暨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进行了地震安全演练,还零距离接触了地震救援工具。

5月8日上午8时许,在一阵急促的警报声中,各班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沿着学校指定的安全路线快速前进,全部撤离到学校操场的安全地带。在撤离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有序地撤离,有的学生还用双手抱头,从教室跑到了操场,并蹲在操场上。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表现不积极,漫不经心地完成整个过程。

学生们排队体验空气呼吸系统保护装置。 南国早报记者 苏华摄

自治区地震局震害防御处主任王林表示,在演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能按逃生路线有序地疏散,避免了拥挤,而且只用3分多钟时间从教室撤离到操场,表现不错。对于一些学生表现不够积极的行为,王林表示,虽然这只是一场演习,但还是希望学生们能重视起来,只有这样,一旦真正发生地震,才不至于慌乱。

地震演习后,在操场的另一边,一辆大型救援车车内“藏”有生命探测仪、空气呼吸器等多种救援工具,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救援车在救援工作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2015年12月,在深圳山体滑坡灾害中,广西武警战士们通过这些仪器救活了一名被掩埋的伤者,因此荣立集体一等功。

“叔叔,我可以背上空气呼吸器试试是什么感觉吗?”一名男生向工作人员提出了要求。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男生小心翼翼背上了空气呼吸器,还戴上了防护面具。接下来,其他学生争相排队体验。据了解,这个空气呼吸器是专供抢险救护人员在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等各种环境下安全开展救援工作的。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何选择在学校开展活动?王林说,学校是知识的主阵地,一次科普能让学生们在突发事件中增强自救能力,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她还表示,地震发生概率较小,即便发生,城市的建筑较坚固,危害较小,所以,目前市民对地震的认知率较低。下一步,地震部门将走进社区、学校、机关、企业,进一步宣传防震知识。

 

[ 相关链接 ]

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坚固的桌下或床下;

低矮、坚固的家具边;

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

内承重墙墙角;

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震时要注意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跳楼;

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不要到楼梯去;

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

●采取有利于避震的姿势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阮萃整理)

来源 |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阮萃

 

欢迎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APP报料:点击早报APP“报料”,即刻报料。电话报料:0771-5690127。请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联系发放稿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