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流程时间长;电网路网不通;重复服务多头管理……提升城市竞争力,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4月30日晚,由南宁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20年首期“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重点关注营商环境问题。被问政方——南宁市江南区、良庆区、横县相关负责人,收到电视问政送出的3个冲锋号,希望各部门能扛起责任,吹响优化营商环境的冲锋号,让南宁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申购厂房时间过长
部门对接难谈顺畅
今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行风监督员在江南区走访时,有两家被列入2020年南宁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的产业园建设企业反映,商家要购买他们产业园的厂房,需要由城区出具一个准购证明,城区开具这个证明最快也要一个月。这影响了企业建设、招商以及资金的回笼。
▲当晚的电视问政现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企业还反映,由于服务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没有信息共享,沟通对接也不是很顺畅,重复服务、多头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服务方面的问题外,江南区在招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门之间没能充分发挥作用,招商未形成合力。
对此,江南工业园区经促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企业提交相关材料后,要经过园区初审、园区发函征求七个相关部门意见、城区领导召开联审会议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会耽误不少时间。
据了解,在兴宁区,类似的批准购买厂房的手续,一般只需要一个星期,最慢也不过两个星期。
部门承诺:南宁市江南区委书记梁开景表示,江南区虽然在提升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曝光的问题看,目前的办理流程确实不简便,还存在部门互相推诿扯皮、跟踪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梁开景承诺,电视问政之后着手解决企业办事流程问题,理顺部门职责,解决部门推诿扯皮问题,提高行政职能。
路网用电建设滞后
企业产品难以运出
黄先生(化名)是南宁一家五金制品企业的老板,为了建新厂、扩大企业生产规模,2014年1月,他自筹资金签约拿下横县六景工业园21.18亩的工业用地。黄先生原计划建设完毕投产后大干一场,然而,从2014年签约至2017年二次平整开工,园区都没有告知土地平整的具体标高,企业也不熟悉情况,反复折腾了5年时间,直到2019年才完成土地平整。
2019年12月,当该项目终于能进场施工时,用电问题又接踵而至。与电不通相关联的是路不通。这条对企业通电起着关键作用的路叫景晖路,是2016年自治区层面统筹续建的重大项目,全长3.1公里。按要求,该路在2016年须“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具备通车条件”,然而今年4月14日,行风监督员在景晖路看到,这条路还有200多米的工程量没做完。
▲横县相关负责人回答问题后获得的满意度调查。
黄先生表示,他的企业项目最迟今年9月就会投产,如果迟迟不通路,企业生产的精密电子五金制品也运不出去。据了解,从2014年起,黄先生先后为了土地平整、通路通电的问题,向南宁六景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横县政府反映了不下20次,但最后土地平整花了5年时间,用电要靠租发电机解决,路网不通的问题何时能解决仍是未知数。
部门承诺:横县县委书记黄海韬表示,电视问政暴露了政府部门的短板和不足,将一一消化整改,提高部门工作效率,解决通电和通路的问题。
企业投产在即
污水何处排放
今年3月初,行风监督员来到位于良庆区云村英岭路口的A企业,现场的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已经基本克服了疫情影响,全面复工,预计5月份就可以建成投产了,但是目前却遇到投产后无处排放污水的问题。
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云村路周边的企业,不少面临排污困境。监督员又走访了6家企业,发现这些企业全部只能依靠自建排污池定期抽污的方式解决排污问题。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让企业增加了运行成本,也带来了一些其他问题。
企业负责人告诉行风监督员,云村路上其实是建有排污管网的,按理说企业只要将污水管接入云村路的排污管网即可,但由于云村路未能贯通,导致排污管网也无法联通。
▲良庆区相关负责人回答问题后获得的满意度调查。
3月10日,监督员在云村路中段的一个路口看到,该路口被一座3层楼高的小石山给挡住了,而云村路就在此处被拦腰截断。云村路的建设单位表示,虽然路是断的,但实际上该路已经竣工,只是在石山处与之相交的28号路没有建完而已。面对排污困难问题,不少企业都曾在2019年向良庆区进行过反映。
部门承诺:南宁市良庆区委书记施杰表示,云村路片区的路网已经纳入了今年南宁市的城建计划。目前工程已移交给五象投资公司建设。云村路的排污管其实已经做好,支管需要接到污水处理厂才能排污。为此,良庆区一直在协调相关市直部门和绿城水务。他透露,按照计划,污水厂在今年8月份可以投入使用,按照计划,到今年底要完成主管建设,届时就可以把企业的污水通过支管引到主管,再引到污水处理厂。
编辑 | 贺建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