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全国、全区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精神,近日,南宁市教育局等十一部门印发《南宁市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
▲网络图片。
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方案》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学校可通过家委会监督各班科任教师落实减负情况。
考试:初、高中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除自治区教育厅要求统一开展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其他形式的统一考试加以科学规范,严格控制考试科目和考试次数,坚决制止随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现象。
严格规范学校层面考试,考试命题科学合理,考试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不得随意提升考试难度,随意增加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小学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
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教师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和编排学生座位。
教辅材料:推荐1套材料供学生自愿选用
《方案》指出,要规范教辅用书,严格手机管理。要求各学校严格按照“一教一辅”原则,从南宁市教辅材料推荐公告目录中为学生推荐1套教辅材料供学生自愿选用和购买。市级推荐公告目录以外的教辅材料由学生和家长自行在市场购买,学校不得统一征订或提供代购服务。
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
鼓励学校建立学生弹性离校制度,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发展能力、提升素养。严禁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培训机构:不能超标教学、提前教学
《方案》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进行了规范。坚决纠正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标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机械训练等不良行为。
培训内容不得超出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市、区)中小学同期进度。培训时间不得与当地中小学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晚上8时30分,不得留作业。
杜绝培训机构培训成绩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严禁培训机构作出与升学、考试相关的保证性承诺,严禁组织举办非经审批的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
睡眠保证:家长保证小学生每天10个小时睡眠
《方案》还对家长提出了要求。家长应正确认识孩子成长规律,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目标。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生活、 学习、锻炼习惯,鼓励孩子每天进行一小时户外锻炼,培养1~2项体育运动爱好。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文明健康上网。
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个小时。
竞赛:强化中小学生活动竞赛的日常监管
《方案》还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面向中小学生活动竞赛的日常监管,不得随意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公安机关和民政部门对 “山寨社团”“离岸社团”举办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所谓“国际”“全球”“大中华”赛事进行坚决查处。
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有条件的地方应以财政投入为主,免费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编辑丨卢盈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