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的《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明确指出,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教师授课时不需佩戴口罩,不建议托幼机构婴幼儿佩戴口罩。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多数家长支持学生校内不戴口罩,而学校对此则持谨慎态度。
家长:大部分家长支持学生摘口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学生校内不戴口罩,多数家长持支持意见。
南宁市民关女士的儿子在读初三年级,至今已在校戴口罩学习一个月了。关女士认为,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孩子戴着口罩学习确实有些难受和不便。关女士说,经过一个月的复学观察,她觉得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挺好,测温、消杀等每天不漏,她觉得在校内不戴口罩问题不大。
▲老师对学生进行体温监测。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蒋晓梅摄
“孩子好动,口罩一会儿就湿了。”家长陆女士认为,学生大汗淋漓还带着口罩上课,这样的戴法不规范,也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也有部分家长对学生校内不戴口罩表示担心。“都戴了这么久了。”市民张先生则认为校内戴不戴口罩要依据情况看,在通风、阴凉的教室里上课,学生应该还是戴口罩。但是户外活动尤其是上体育课可以不戴口罩,不然不利于运动。
老师:上课戴口罩讲课更费力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学校负责人表示:“希望能早一点摘下口罩,老师戴口罩上课太热、太累了”。
一所高中的副校长告诉记者,老师戴口罩上课时,声音被闷在口罩里传不出去,为了让全班同学都听到,需要提高音量,上课时觉得喘不上气,一节课下来口罩会湿透,非常难受。
▲高温天气下,孩子们的口罩很快就会湿透。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蒋晓梅摄
记者从多所小学了解到,虽然小学上课有扩音器,但老师说话还是比平时吃力。因为天气太热,孩子带着口罩上课,不利于注意力集中。
而让学生在校园里戴好口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所是示范性高中校长表示,他在巡堂时发现很多学生会把口罩拉下来,看到老师来了才赶紧把口罩带好。该校长认为,随着疫情情况的发展,在科学的指导下复学工作也应该逐步恢复正常。
部门:将出台具体指导性意见
记者了解到,崇左一所小学经过讨论后决定,老师上课时可以摘下口罩,但是下去巡堂的时候要戴上,教室内继续引导学生戴口罩听课。学生下课之后可以到空旷处,可以把口罩摘下来。
▲学生带着口罩上课。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黄婧摄
虽然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文件,但南宁多所中小学校长对此都比较慎重,认为学校无法对此作出研判,会等待教育部门的具体指导意见。
5月7日,南宁市青秀区教育局发了通知,建议各学校在上体育课或室外活动比较高热的情况下,在拉开间距的情况下,可以摘下口罩。南宁市教育局表示,会在南宁市卫健部门指导下,出台具体指导性意见。
编辑丨梁贵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