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0级强震撼动汶川。
▲汶川县映秀镇地震后惨状。
那一刻,天旋地转,山峦垮塌,无数生命戛然而止,整个中华大地浸满悲恸。
▲2008年5月20日,汶川震区民众快速通过山体滑坡险段。
那一年,才第一次明白,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个会先来……
▲2008年5月14日,在汶川地震中受伤的儿童。
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这不仅是一串冰冷数字,更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我们患难与共的同胞。
▲2008年5月16日,汶川县映秀镇两位居民看着地震后被毁的家园,不禁痛哭失声。
那一年,我们见证了奋不顾身的救援,相互搀扶的人间大爱。
▲2008年5月17日,解放军将汶川县映秀镇的村民用直升飞机送往医院抢救。
灾难发生后,十几万大军闻令而动,冒着高山飞石,踏着巨裂大地,挺进灾区。
▲2008年5月17日,救援队将在废墟中存活了124个小时的蒋雨航成功救出。
母亲用羸弱的身躯,将三四个月大的孩子依偎在身下,为他撑起生的缝隙。
老师用尽气力,将学生推出教室,自己却倒在坍塌的楼板下。
3岁的郎铮,被救后躺在临时担架上,用稚嫩的右手向解放军叔叔敬礼……
▲2008年5月19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民众为地震遇难者默哀,一位来自四川的男子高举右手为家乡加油。
即便山河破碎,中国人始终挺直脊梁,或许在自然面前依旧渺小,但我们绝不屈服从未放弃。
12年,是一个轮回,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2008-2020年,是属于全中国的记忆,它是沉重的,却也饱含浴火重生的希望。
▲2009年1月2日,北川县一名妇女背着儿子接收解放军免费运送来的红砖,准备请人帮助重建家园。
12年过去,当年的废墟上,早已青山绿水、高楼林立;当年满目疮痍的灾区,已焕发出新的活力。
▲2011年1月28日,震中映秀镇张家坪村村民搬进了新家,再生育家庭抱着双胞胎拍摄合影。
既然活了下来,就要活出精彩。当年那些地震的亲历者,用行动告诉我们:向死而生,吾辈更当自强!
▲2009年9月2日,汶川映秀小学100多名学生借校开学。
▲2012年10月30日,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灾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欢迎18只大熊猫重返卧龙。
▲2018年3月22日,航拍四川德阳绵竹市清平镇,该镇已建成为生态旅游小镇。
5月12日,是遥忆悲伤、获得重生的日子。
▲上图为2008年5月16日,北川被毁的老城区。下图为2018年,北川新县城。
▲2008年,救灾部队返回驻地时,小男孩程强高举条幅:“长大我当空降兵!”。
▲2018年,程强成为祖国蓝天上真正的伞兵。
▲2014年8月15日,在地震中失去手臂的女孩雍茜正在色彩名师阿旦的指导下练习绘画。
▲2018年5月10日,汶川地震幸存者马元江使用机电智能仿真手进行工作。
我们铭记这一时刻,不是要刺痛渐渐愈合的伤痕,而是要记住灾难中不屈的精神。“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难,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2018年4月拍摄的德阳什邡市北京小学(北京市援建)学前班孩子们在雍湖公园春游。
5.12,我们·十二年!一起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编辑丨刘冬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