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多个小时翻越高山的非法入境外籍人员,最终没能绕开移民管理警察的封控;身家千万的客商在边境派出所指导下成为封控点检查帮手;民警对友谊关口岸货运通道代驾司机进行闭环管理,减少接触感染风险…… 5月12日至15日,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组织中央、广西媒体到崇左进行“闪耀八桂国门”采访,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记录下移民管理警察奋战在边境疫情防控一线上的动人故事。
▲民警带着警犬沿着边境线巡逻。
边境封控,抓获企图逃跑“蛇头”
5月12日上午10时许,两辆车在宁明县边境往花山收费站旧铁路口方向疾驰,车里的人满身泥污,面容疲惫。这时,布控多时的宁明边境管理大队民警迅速将车辆拦停,将车里的人控制。
经核查,他们系非法入境外籍人员,共有18人。 位于宁明县爱店镇西南的公母山海拔1300多米,坐落在边境线上。据了解,为了躲避边境管理部门日益收紧的封控,这18名非法入境外籍人员在公母山的密林中徒步了十多个小时。
▲ 巡逻民警手指的方向,就是18名非法入境外籍人员翻越的公母山。
“今年春节后,非法入境人员流量有一个明显峰值。”崇左边境管理支队宁明边境管理大队大队长庞小云说:“疫情之下,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部署开展边境全线封控行动。从3月到本月中旬,宁明边境管理大队几乎每天都查获十余名非法出入境外籍人员,最高峰时一天可查获三四十人。”
庞小云告诉记者,今年3月,一名“蛇头”(宁明人)被抓获。当时,这名“蛇头”逃进了山林里,搜捕组带着警犬上山,路上看到一些被脱下的衣物。据分析,应是逃跑者想干扰警犬搜索。无人机侦查发现该“蛇头”时,只见他赤身裸体抱着树,十分狼狈。
群防群治,边境客商筹建联防队
边境线上的封控要消耗大量警力,在边境派出所民警的倡议和组织下,民间自费筹建的联防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隘口边境派出所辖区,就有一支颇为给力的“客商联防队”。 该队的20名正式队员及8名备用队员,皆是弄怀边贸市场内的商户,其中有几名队员有千万身家。
该联防队队长、当地福建商会副会长周日成在市场内经营床上用品贸易,现在,他把生意基本上交给爱人打理,自己则更多地投入到协助派出所联防的工作中。 隘口边境派出所所长顾会永介绍,弄怀边贸市场有商家1000多户,4500多人口,因地理位置特殊,治安状况复杂。该所警务室在边贸客商中物色出一批治安积极分子,组建了这支联防队,在民警培训指导下,发挥着群防群治的作用。
▲隘口边境派出所民警带领“客商联防队”在巡逻。周日成供图
今年3月,该联防队在巡防时,在一处偏僻的山边发现了9名可疑女子,他们第一时间进行控制并向边境派出所报告。民警及时赶到核查,发现这9名女子均是非法入境的外国人。今年以来,该联防队已发现20多名非法入境外国人。
闭环管理,让代驾司机更加安全
在友谊关口岸货运专用通道,可以看见很多身穿防护服,踩着电动代步车的人员,在重型卡车之间穿梭。他们是各个边境贸易公司的代理员,协助货运车辆办理相关手续,到货场卸货。
▲在友谊关口岸货运通道,代理员脚踩“小飞轮”,在排队等待的卡车旁穿梭。本文除署名外,均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段钦中摄
在中越双边货场和口岸,不少来自中越非边境地区的货车司机对口岸通关手续办理流程并不熟悉。为避免口岸人员交叉接触和缩减口岸车辆通关时间,疫情期间,友谊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积极推动中越双方建立双边口岸出入境司机代驾转运制度,代理人员集中统一管理,运输车辆“定人、定点、定路线”。
目前,该站联合凭祥市商务和口岸管理局,对国内已通过核酸检测的约700名代驾司机及150余名代理人员开展二次备案,对越方491名代驾司机进行登记,形成了闭环管理。 据友谊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检处副处长张岳东介绍,4月以来,友谊关货运通道共检查出入境车辆4.3万多辆次,通道日均车辆验放量达到全区的66%。
编辑丨黄灼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