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自治区体育局获悉,22日全天,共有296名广西运动员回到各自岗位,这是第二轮按计划归队的运动员,至此,受到疫情影响的广西体育健儿已经基本就位。与此前“摸着石头过河”不同,在一个多月实践的基础上,体育部门有更多“有的放矢”的措施,帮助他们找回状态。
▲广西体科所为归队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自治区体育局供图
昨日再有296名运动员回归
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4月中旬共453名广西运动员首轮归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运动员第二轮归队事宜也提上了日程。5月22日,江南训练基地和青秀山训练基地又等到了来自全区各地的296名运动员。
▲5月22日,广西运动员第二轮归队工作展开。自治区体育局供图
体温检测、个人及行李消毒、领取个人出入证、咽拭子核酸检测……有了此前的演练,第二批运动员的报到环节在衔接上更为紧密。据介绍,为了避免出现第一轮、第二轮运动员交叉感染等可能的防疫隐患,自治区体育局竞技体育处要求前后两轮归队的运动员不能混住,训练和用餐都要分开,并采用错峰分批制度,实行定人、定时、定位、定向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体能训练是重中之重
与前期回归的运动员相比,第二轮归队的运动员停训的时间更长,但有了此前的经验,他们有望更快地走上正轨——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的通知》,其中指出,受疫情造成的停训影响,各省市运动员普遍出现了基础体能薄弱、专项体能不强的问题,这大大制约了运动员决胜赛场的能力和发挥。
▲广西体科所为归队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 自治区体育局供图
为深入了解运动员的身体和伤病情况、制定更科学的训练计划,广西体科所日前已完成首轮400多名归队运动员的基础体能测试和损伤筛查工作。从测试结果来看,经历超长假期后,广西选手的体能短板问题较为突出。
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体能训练是所有竞技项目的根基,也是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挖掘身体潜能的有效保证,过往我区部分运动队存在一定程度“重技战术,轻基础体能”的倾向,测试结果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因此,体能训练是当前广西各运动队的“主旋律”,也是刚刚归队的选手们的重中之重。据悉,未来的两周他们将以身体恢复训练为主,在新的备战周期,广西运动员的体能问题将得到特别强化。
编辑丨陈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