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防城港山心沙岛已修复,游客增多惊扰越冬候鸟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防城港市港口区山心沙岛是个小沙岛,也是越冬水鸟中转的重要栖息地,但该岛常年受海洋活动影响,面积急剧缩小。

2018年,山心沙岛修复项目启动,工期为两年。当时修复项目公示后,引起广大摄影和观鸟爱好者关注,他们担心项目完工后,越冬水鸟再也不回来了(戳链接看此前报道→拯救海岛!如何保岛又留鸟?)。

今年6月9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海洋部门了解到,目前护岛项目已经竣工,原方案中的广场休闲设施已舍弃,候鸟种类和数据基本和往年相同,但游客增多,对候鸟的栖息造成干扰。

▲修复后的山心沙岛。 南国早报记者钟小启/摄

走访:修复工程已竣工,沙岛面貌焕然一新

6月9日上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山心沙岛,此时正值退潮时期,滩涂裸露,和两年前相比,沙岛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一座200多米的红色栈桥,从陆地海岸线直通到沙岛上,桥下滩涂刚种上去不久的红树林基本存活,生长齐整。

沙岛面积大了许多,东南侧用大块石头堆成了600多米长、约60米宽的挡沙堤,当年海水严重侵蚀树木的情况已经不见,岛内被海水渗入、树木长不起来的地方,已补种了树木。

▲观鸟爱好者在山心沙岛拍摄到的水鸟。

沙岛外围种了木麻黄、黄槿、露兜、马鞍藤等绿色作物,防止沙子流失,木麻黄长势快,一年多就密密麻麻。西北面受侵蚀弱,仍然保留了一片原始海滩涂,有候鸟在栖息,也有的在空中飞翔。

观鸟者:候鸟数量种类持平,游客增多干扰加大

长期做鸟调的观鸟爱好者唐上波介绍说,对候鸟而言,山心沙岛更重要的功能是休息之地,并非觅食。每年9月至来年4月,均有2万~5万只候鸟在沙岛越冬栖息,30多种鸟类中包括黑嘴鸥、大滨鹬等濒危鸟类以及全球数量不足500只的极危物种勺嘴鹬。

▲去年秋冬季节,大批候鸟在山心沙岛栖息。

当初沙岛修复工程启动时,许多观鸟爱好者曾一度担心项目建好之后,候鸟栖息之地也不复存在。 “经过项目方案反复修改,从近两年监测的数据来看,生态修复基本保住了这片候鸟天堂。”唐上波说。

但是,随着沙岛知名度的提升,防城港旅游的兴起,周末或假期前来沙岛的游客也增多,有的游客在低潮位时从缺口处将车开上岛,在岛上露营、烧烤、乱丢垃圾, “对于敏感的候鸟栖息和繁殖,干扰仍然很大。”唐上波说。

部门:弃建休闲设施,加强对沙岛巡逻保护

防城港市港口区海洋局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廖家巍介绍,目前沙岛修复项目基本竣工,减轻了海水侵蚀,植被茂密,也留住了候鸟越冬栖息地。

▲近日,有游客在岛上游玩。唐上波供图

但游人增多,对候鸟的干扰较大。为此,海洋部门对栈桥设置围栏,禁止游人由此上岛,节假日增派人员巡逻,劝导游客离岛。目前,海洋部门将该岛向自治区申报广西第二批重要湿地,如果获批,届时可联合更多部门力量,加强对该岛的保护以及减轻对候鸟的影响。

编辑|刘冬妮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