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的余温尚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又来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3日,第15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线上音乐会、线上主题讲座……广西多家文博场馆都在本周末为观众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公益活动,带领大家领略广西精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观众可准时参与广西博物馆的线上知识竞答环节。广西博物馆供图
记者了解到,首届“丝绸之路周”活动也将于6月19日至6月24日举办,主题为“丝绸之路:互学互鉴促进未来合作”。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博物馆之一,积极参与此次联动活动,并结合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文物赋彩全面小康”,将于本周开始开展2020年文化遗产宣传月暨首届“丝绸之路周”系列活动。
6月13日当天,广西民族博物馆就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场以丝路文化为主题的音乐会。艺术家们将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巧妙结合,共同演绎岭南及东盟十国经典乐曲,邀请现场观众一同领略异国的瑰丽风情,感受丝路文化带来的音乐震撼。
▲将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巧妙结合的音乐会,让人耳目一新。广西民族博物馆供图
此外,“八桂文博微讲堂·广西国宝故事”也将在6月13日线上开讲。铜鼓,是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珍贵的古代文化遗存,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那对于它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八桂文博微讲堂·广西国宝故事”邀请到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秘书长梁燕理,她将会带领大家线上共赏国宝,从西汉云雷纹大铜鼓看铜鼓历史发展之路。
广西博物馆方面,则将于6月13日晚上,于新浪微博、一直播等直播平台上,为大家带来“文物赋彩 创意生活”文创产品直播活动。防疫香囊、珐琅彩百花纹雨伞、青花纹背包、莲花茶等各类文创将在直播间一一亮相,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更好地被重新激活,再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不仅关乎非遗的再发现,也能打开我们对生活的想象空间。
广西出土的汉代灯具多姿多彩,它们材质丰富,造型多样,或精美至极,或呆萌可爱。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广西博物馆还将奉上新一期《馆长说宝》。在韦江馆长的讲述中,一件2000多年前的陶灯跃然而出,带领我们去触摸古人追寻光明的印记。
与此同时,由“中国文博”官方微博发起、近百家文博矩阵成员共同参与的大型线上答题活动——第十二届文化遗产知识大赛火热开启。广西博物馆的出题时间为6月13日上午10点30分。如果你对广西文化遗产知识兴趣多多,信心满满,别忘了关注广西博物馆的官方微博准时前来答题,赢取精美文创产品!
6月13日,广西自然博物馆也将于馆内开展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旨在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的生活理念。为了与“自然”的主题契合,广西自然博物馆还策划了一条寻找植物之旅的徒步路线,带领参与者一路赏花观景,一路了解植物知识,用竞赛的形式来鼓励大家走近自然科学。
编辑丨唐爱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