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自治区疾控中心公布广西市场新冠病毒监测结果,针对市场环境、从业人员、重点食品等三个环节采集的3589份标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为了解新冠病毒在全区各类市场环境中的分布或污染情况、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重点食品带毒情况,近日,自治区疾控中心组织全区各级疾控中心开展市场新冠病毒监测工作,主要围绕三个环节进行监测。
一、重点市场环境监测
采集禽、畜、鱼、虾、蟹等笼具表面擦拭标本、砧板表面擦拭标本、地面污水标本1268份,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疾控人员对市场环境开展监测。自治区疾控中心供图
二、重点市场从业人员监测
采集水产品和农贸市场从业人员咽拭子样本872份、血清样本530份,对咽拭子样本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血清样本开展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疾控人员采集农贸市场从业人员样本。 自治区疾控中心供图
三、重点食品应急监测
采集鱼类、贝类、蟹类、虾类、禽肉等重点食品涂抹样本919份,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疾控人员对水产品采集标本。 自治区疾控中心供图
截至6月18日,自治区级以及14个设区市24个县区疾控中心完成3589份标本的采样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疾控专家提醒,从市场购买食品后,要先用水和肥皂洗手,再去处理食品;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先用水清洗;尽快冷藏所有易腐食品;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蛋、家禽和海鲜。
编辑丨梁贵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