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疫情使部分传统行业岗位大幅减少,不少毕业生看好新职业 | 就业新风尚①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编者按:当前,各地都在加速落实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要求。“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都把就业摆在首位,可见稳就业、保就业是重中之重。在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海外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国内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正在成为激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成为吸纳就业的新蓄水池。劳动者的技能升级、行业转换、观念变化,都成为当下就业市场的新风向。本报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关注就业市场的新变化。

▲广西财院毕业生赵忠浩的团队参加创意集市,推广古风饰品。赵忠浩供图

一边是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另一边是教育培训、餐饮酒店、交通运输、文娱旅游等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大幅度减少——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季”就这么来了。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今年就业形势复杂严峻,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全方位就业支持和服务,切实维护就业大局稳定。

目前,广西的大学毕业生们工作找得怎么样了?在找工作上有什么想法?除了传统的“考公”,毕业生们还倾向于哪些选择?

疫情影响下,就业竞争加剧

“今年受疫情影响,本该火热的春招取消了,很多应届毕业的大学生现在才开始正式找工作,就业率还不是很高。”南宁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陈欢庆称。记者也了解到,由于疫情造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下降,截至目前,南宁不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受到了影响。

根据广西人才网2020年第一季度人才供求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广西人才网招聘人才的用人单位数量有所减少,为12608家,同比下降7.50%,但求职人才数为279044人,同比增长14.74%,就业压力比较大。

智联招聘的一份数据显示,2020年春季,在疫情的冲击下,教育培训、餐饮、娱乐、酒店以及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大幅减少,这些行业的就业形势严峻。数据显示,交通运输服务行业的竞争指数在多个行业中同比涨幅最高,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间的客运、货运都处于业务减少状态,对人力没有太大的需求,该行业的职位发布数同比下降62.3%,但是求职者却没有减少,且主要以司机岗位为主,求职竞争十分激烈。

广西艺术学院就业办副主任韦俊宇介绍,从以往来看,作为艺术类院校,到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当培训老师,是该校不少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但是现在受疫情影响,这些培训机构没有恢复到生源正常时的状态,更别提招聘新的培训老师,这也对该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影响。

找第一份工作,毕业生“稳中求新”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标准仍旧比较“传统”,多数毕业生还是想“考公”或进入事业单位,或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大企业为佳。

韦俊宇介绍,就2020届毕业生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考公”等仍旧是该校毕业生的主流选择。尤其是因为一些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更大,所能提供的职位和就业前景也不如往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在求职方向上的选择。“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岗位比较稳定。目前的环境下,毕业生‘求稳’的心态比以往更重。”韦俊宇说。

南宁师范大学的情况也和广西艺术学院类似。该校学生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师范类的学生大部分选择了教师或者培训岗位。“目前广西各个地方的教师岗位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所以较少有师范类的学生会放弃本专业相关的就业机会,跨专业去从事新工作。”陈欢庆说。非师范类的学生中,大部分都会进入各类企业。不少学生也在报名备考广西事业单位考试。

“主流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大学毕业生开始转向电商销售、网络主播、短视频主播、带货主播等新职业,尤其今年疫情期间,“全民宅家”让更多的人通过网购或是看直播购物等方式打发时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些职业的热度。据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毕业班辅导员严奕介绍,今年以来,毕业班学生中,有不少从事短视频主播、带货主播等新职业。以往协议类等相关的就业方式是主流,但今年,该学院非协议类、灵活就业类占了50%至60%左右,不少毕业生选择了新职业方向。

“吃螃蟹”有顾虑,新职业前景被看好

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开始“吃螃蟹”。2018年,果果(化名)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设计专业毕业。因为擅长PS,摄影技术也不错,毕业时别的同学还在辛苦地面试,她就已经找到了工作:当私人摄影师,专门为别人拍摄小清新风格的私房生活照,或是为顾客提供旅拍服务。果果说:“我帮顾客策划一场或长或短的旅行,顾客负责享受旅行,我负责帮她记录美好瞬间。”

赵忠浩是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大四学生,临近毕业季,他和几位同学一起成立了一个工作室,自己设计销售原创的古风饰品。赵忠浩说,他之前也有想过像其他同学一样,去投简历、面试,然后按部就班地进一家企业,老老实实上班。但今年疫情期间,他们的淘宝店销售量翻倍,赚了不少钱,这也打消了他们的顾虑,让他们下决心在自主创业这条路上闯一闯。

陆旭是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已经在河池一所专科学校担任学生辅导员。他也有兴趣尝试新行业,对电商平台销售等职业比较看好,但现阶段家人希望他能够先稳定下来。

新职业对毕业生而言是个好选择吗?不少关注学生就业的老师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陈欢庆看来,尽管新职业的发展仍旧在萌芽阶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新职业,其职业前景广阔;今年的疫情也会催生一些新的职业模式,未来会吸引更多人才。严奕则从务实的角度认为,“先就业后择业,新职业能够让学生先站稳脚跟,养活自己,是很不错的选择”。

编辑丨唐爱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