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马山县举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悉,2016年以来,该县通过建立健全脱贫攻坚组织架构和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等措施,推动实现全县73个贫困村摘帽,9.37万人脱贫。
▲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敏摄
据了解,2015年,在广西统一开展的精准识别中,马山县共建档立卡贫困村75个、贫困人口3.65万户14.96万人,其中2016年初未脱贫贫困人口为2.37万户9.4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0.21%。2016年以来,该县共筹措各级扶贫资金31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全县共有73个贫困村出列,23196户93708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84%。今年5月,自治区政府批准马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截至今年5月底,马山县156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扶贫成效年度考核5万元大关,其中44个村收入突破10万元,12个村收入突破20万元,3个村收入突破50万元。此外,该县共有727户2000人次享受城市低保待遇,10212户31613人次享受农村低保待遇。该县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500元,超过国家、自治区2019年扶贫标准,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参保。
其中,古寨瑶族乡是南宁市三个瑶族乡之一,耕地面积1.5万亩,其中水田仅 109.5亩,“九分石头一分地”,基础条件薄弱。近年来,该乡在马山县委县政府的强力领导下,依托党的民族和扶贫政策,聚全乡之力、汇全乡之智,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到2019年底,相比2015年底,全乡未脱贫人口从1615户5814人下降至45户107人,贫困发生率从27.58%降至0.51%,全乡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等问题也都得到有效解决。
马山县能在短短几年内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主要有哪些做法和成效?据马山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韦佳介绍,近年来,该县建立健全脱贫攻坚组织架构和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选派400多名各级扶贫工作队员(含第一书记)下沉一线,派出8400多名干部结对帮扶所有贫困户,实现11个乡镇156个行政村(社区)都有处级领导一线指导,每个乡镇有扶贫工作分队长,贫困村有“第一书记”,非贫困村有“第一队员”,贫困户有帮扶干部。
马山县副县长潘霞则称,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该县在防止致贫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也有很多计划。比如,今年以来,已在医疗、教育、住房保障以及就业、产业扶持、低保救助、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七个方面给予精准干预,并且坚持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等“四不摘”要求,对未脱贫村和未脱贫户10户以上的村开展重点作战、重点督导,强化扶贫成效考核和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编辑丨褚瑞懿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