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千名记者一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村。在雨卜村,记者看到“三朵金花”罗晓琳、唐丹丹、陆莹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脱贫攻坚的重任。
“这几天,她们白天到田里面验收产业,晚上又来帮我整理材料,帮我报名参加全国金凤凰展示。”融水县“金秀球”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负责人梁小哲感动地说。她们,就是雨卜村驻村第一书记罗晓琳、驻村工作队员唐丹丹和陆莹莹。
▲七一前夕,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各村屯,与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及党员一起举行升国旗仪式、重温入党誓词和上好一堂“颂党恩·话脱贫”党课 活动。图为6月30日,该镇在小荣村西洞屯举行升旗仪式。王艳玲/摄
梁小哲说,基地成立之初,因为资金不足,没有办法配备办公桌椅,她们就想方设法找后援单位帮忙提供30多套桌椅和部分电脑显示屏。
在各方大力帮助下,梁小哲的基地吸纳入驻了31家个体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返乡创业大学生4户,通过“基地+传人+贫困户”的模式,向苗族绣娘、小学生以及村屯留守妇女传授苗绣蜡染技艺。
雨卜村第一书记罗晓琳介绍,雨卜村是典型的苗族村落,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苗族风情。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发展“非遗+扶贫”文化旅游产业。目前,该村非遗传承人有4人。每年的卜令苗族坡会、“五一”假期、国庆黄金周等吸引游客8万余人次,促进当地消费700万元,仅在龙雨山庄务工的贫困群众就年人均增收1000元。
为了脱贫攻坚,“三朵金花”在苗山深处恪尽职守,奉献青春。在她们的带领下,2019年雨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88%。如今,该村实现杉木、优质稻、禾花鲤等特色产业全覆盖;依托本村特色旅游优势,通过雨卜苗家、龙雨山庄、东兴旅游景区等龙头企业和农家乐,带动当地贫困户实现增收;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指标完成良好。
2020年,她们将带领全村群众通过发展“非遗+扶贫”旅游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脱贫奔小康。
记者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覃美 欧振波
编辑丨刘冬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