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南国早报客户端曾报道桂林市叠彩区的一条道路驿前街(又名驿前横里路)被卖给开发商建商铺,规划从临时性建筑变更为永久性建筑,商铺大都经营餐饮业,附近居民深受油烟和噪声的影响。(此前报道)
7月2日,记者收到桂林市自然资源局回函,回函称,原桂林市建规委批的规划为临时性建筑,后叠彩区政府报请桂林市政府,申请将临时性建筑改为永久性建筑,桂林市政府同意了此申请。
叠彩区政府申请改规划
据了解,早在2003年8月,叠彩区政府曾打告给桂林市政府,要求将驿前横里路建设为休闲美食街,叠彩区政府为建设项目主管单位,桂林金城房地产公司为业主单位。桂林市政府征求桂林市建规委的意见,同年10月,该委回函桂林市政府,称原则同意建设驿前横里路休闲美食街,但要求满足该道路的交通功能,不得设计为步行街。2004年,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作出驿前老街改造工程详细规划,规划允许“现有道路上建设临时性建筑”,临时商铺面积为2922.54平方米,经办人为黄某。
▲驿前街所在位置。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邓振福摄
2005年5月,叠彩区政府向桂林市政府请示,称驿前商业美食街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但因资金投入达2000万元,且是临时门面,开发商称推进有困难。为解决改造资金问题,叠彩区政府建议将桂林市建规委原下文确定的临时门面改为固定永久性门面,以减轻投资成本。
相关部门同意变更规划
据了解,2005年8月29日晚,时任桂林市政府副秘书长的黄某宏代为主持桂林市规划审定委员会第47次会议,当时的桂林市建规委、市政局、国土局、园林局、建筑设计院等部门12名相关负责人参会。此次会议审议了6个项目,其中第三个项目是叠彩区政府关于驿前横里改造有关事宜,审议结果是:“在原审定建设规模内同意规划变更,规划方案必须在驿前横里向市民公示,建筑设计方案要有所创新,涉及改变土地使用性质问题按土地有关政策办理手续。”
随后,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作出第二份驿前老街改造工程详细规划图,图中说明第三项第3条“在现有道路上建设新建筑”,铺面前去掉了“临时”两字,经办人由黄某变为陈某。2005年11月3日,桂林市建规委发了关于调整规划定点的通知给叠彩区政府和金城房产公司,称经踏勘、研究并根据桂林市规划审定委员会第47次会议纪要,同意规划调整新建驿前老街商业用房及配套设施约3188平方米。
▲驿前街上拥挤不堪。
完成规划调整后,涉及土地、环保手续等,叠彩区政府还于2006年12月向桂林市政府请示该项目的环保手续,还建议由金城房产公司按土地评估价的40%缴纳土地出让金后。但在环保审批意见中,注明该项目商铺主要经营日用百货,并无餐饮。
2007年3月,当时的桂林市国土局与金城房产公司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合同中宗地编号一栏为空白,宗地面积为2283.185平方米,总额为366.8万余元,用途为商业用地。至此,桂林市将驿前横里这条路的地,卖给了金城房产公司用于开发建商铺,临时门面变成永久门面。
附近居民称未见调规公示
2020年6月24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向桂林市自然资源局提交了新闻采访函,就居民反映的调整规划未公示、在市政规划道路上建设商铺是否合规等问题提问。
▲驿前街上的建筑。
7月2日,桂林市自然资源局复函,称当年为落实桂林市人大会议上提出的“小街小巷改造整治”的工作要求,全面提高城管管理水平和城市整体形象。驿前商业街旧城改造项目列入桂林市百条小街小巷改造项目。原桂林市建规委批复改造该街建设用地的规划定点,规划为临时建筑。后叠彩区政府报请桂林市政府将原市建规委下文确定的临时性建筑改为永久性建筑,桂林市政府依法同意在原审建设规模内的驿前街商业用房项目由临时性建筑变更为永久性建筑。依据桂林市政府批准,原桂林市建规委和原桂林市国土局按程序办理了规划变更和土地出让手续。
记者发现复函对一些问题没有回应,如是否向附近居民公示、出让合同中“宗地编号”一栏为何为空白。7月3日,驿前街附近居民吴先生等人称,从未见到有关正式文件?桂林市政府依法同意,依据什么法律?居民们表示,下一步,他们会实名向相关部门举报,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编辑丨贺建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