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践行“四力”中记录风物民情——“千名记者一线行”第四批记者采访侧记

阅读数:3135 发布时间: 来源:广西日报
一路飞奔,一路见闻,一路记录,各地的风物、民情,让记者们收获满满。

早上在圣堂山脚下“吸氧”,体验民宿旅游魅力;下午到桑园蚕房走访,了解科技助农增效益。太阳天,在鱼塘边记录养殖户的获得感;阴雨天,在林下观摩中草药喜人长势……7月2日至7日,“千名记者一线行”第四批采访团记者到博白、藤县、金秀、桂平等县(市)采访。一路飞奔,一路见闻,一路记录,各地的风物、民情,让记者们收获满满,一篇篇新闻报道见诸报端,一个个融媒体作品在网上传播。

▲7月5日,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大岭村,游客在民宿区游玩。 南国今报记者颜篁/摄

贫困户的笑容最“上镜”

群众生活好不好,且看他们的笑容真不真。

采访团记者们来到藤县岭景镇篁村,贫困户蒙相锋正在家中忙着打包干桂皮,准备运到村里的收购站集中销售。面对提问,蒙相锋喜形于色,打开话匣子:“现在种植肉桂更有底气了,再也不用愁销路!”今年,村里成立了贸易公司,帮助贫困户畅通肉桂销售渠道,他得以全身心投入种植。

种植户的获得感,在驻村第一书记卢榆枫的话里获得印证。“我们指导村里开展公司化运作,让种植户不用愁销路。”卢榆枫介绍。有了公司,用工岗位送到家门口,收购站也直通地头,肉桂成了脱贫致富“摇钱树”。

在博白县广西干投公司的扶贫车间,李春燕笑容满面,忙着指导20多名贫困户加工桂圆。退伍军人、创业青年、客家妹子,诸多标签让这个“90后”只有勇往直前,才不负贫困户对她的期望。

她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桂圆产业链,与农户签订供货合同,以高于市场价收购桂圆,并吸收贫困户务工。如今,合作社辐射带动56个村加工桂圆肉,扶持贫困户123户,让贫困群众的生活甜起来。

百姓的心声值得叙述

什么事情最值得记录,是承载脱贫致富希望的产业和项目。

“我见到了一个极度贫困村正在完成脱贫致富的超强逆转。”在博白县江宁镇四联村,广西日报新媒体部记者沈程用“青年记者一线行VLOG”的形式记录见闻、抒发感想。

过去,江宁镇是玉林市唯一的深度贫困镇,四联村是唯一的极度贫困村。全镇干部群众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项目,千鹤岛旅游开发、白鸽养殖、鹌鹑基地……这些产业项目,为四联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出路。“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预计今年能超过36万元!”面对镜头,四联村党总支书记吕超通信心满满地说。

“这里真是‘世外桃源’!有这么好的自然生态条件,群众的发展是有底子的!”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南国今报记者卿要林架起摄像设备,以延时摄影记录民宿旅游的风情。

农家乐、休闲山庄、民宿旅馆……依托自然资源,多元业态发展,照亮了当地村民“旅游扶贫”发展之路。随后,一篇《往日深度贫困村 如今变“世外桃源”》的视频文章在广西云客户端推出,向外界展示大瑶山风情。

“采访脱贫户黄兴强,能感受到他对好日子充满憧憬。”当代广西杂志记者李佳颖采访桂平市垌心乡罗宜村脱贫户黄兴强后说。黄兴强以小额信贷资金发展生态鱼养殖,实现从“住泥房”到“盖楼房”的飞跃。

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黄兴强不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发展,他发挥特长,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养殖山泉鱼,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当天,一篇《脱贫“锦鲤”依靠生态养鱼跃“龙门”!》的文章,记录下黄兴强的生活之变。

群众的点赞最可刊载

扶贫工作有没有做到点上,留心群众话里心里都装着谁。

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大岭村,村民每遇着莫秋明,就要提醒他保重身体,驻村工作结束后要赶紧去治好眼疾。风光旖旎的圣堂山脚下,采访团记者们入住民宿,见到了这位驻村第一书记。

“莫书记,你在大岭村这个景区里驻村工作近5年,是什么让你选择连任?是风景?”记者们的提问带着调侃。“全村还有一户没脱贫啊!等大家都脱了贫,我再收队!”莫秋明认真地说。

大岭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如今通过发展民宿旅游,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示范村、广西旅游扶贫示范村。记者们在体验民宿的同时,也采访到瑶胞在驻村干部指引下吃上“旅游饭”的发展之路。

在玉林市博白县江宁镇长江村,村民刘入源16岁就因意外失去右手掌。他身残志坚,历经艰辛变身企业家,带领乡亲们一起养羊。“把羊当猪养,把草当粮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是他的致富经,他也以此与群众分享,共同致富。

“面对不幸,他没有自暴自弃;面对财富,他没有忘记乡亲们。这是我对他最深的印象。”广西新闻网记者覃铮采访过后,如是评价刘入源。

记者|蒙进煌 梁乾胜 唐正芳 闭初健

编辑|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