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代“土味”建筑师如何与世界接轨?7月11日,《大建筑师》阅读分享会在南宁漓江书院三祺广场店内举办。活动分享人刘元举,《大建筑师》一书作者,现场为大家讲述建筑设计大师陈世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起伏跌宕的拼搏事迹,以及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据了解,这是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第一批扶持项目成果展示活动中的第三场阅读分享会。
陈世民是新中国成立后本土培养起来的第一代建筑师,也是继梁思成、杨廷宝、陈植、童寯、佘畯南等中国建筑师之后,最具实践性的建筑师。陈世民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身上有着极为强烈的时代烙印,他成长中的每一次转折,无不打上“中国特色”的鲜明标签。
“陈世民本应是一个按部就班成长的建筑师,但是命运让他开始改变,成为了一位有情怀的建筑师,他让建筑能够以人为本,走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境界。”分享会上,刘元举笑说,身边的作家朋友都不敢轻易去写与建筑有关的书,他决定要去写陈世民时,大家都说他“胆子大”。但是在刘元举看来,陈世民一生经历丰富,所做出的成绩及其留传下来的建筑思想,皆可歌可泣;其在改革开放中所展现的魄力,鲜有人及。
刘元举通过《大建筑师》一书,展示了这位建筑师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中国当代建筑师的光彩,且以无比高扬的文化自信,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建筑设计业的发展变化,具有开创意义。
刘元举选取开篇的第一章内容,为读者讲述了陈世民到香港后所遭遇的文化落差。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构成了人物戏剧性的篇章。不同体制下的建筑理念冲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与城市环境,让陈世民这位“土味建筑师”有了刻苦铭心的的记忆。他在担当中国改革开放“先头部队”的同时,也饱尝了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培养出的建筑师的巨大冲击,其脱胎换骨般的磨练与洗礼,增加了人物的故事性和叙述张力。当天在场的读者听得津津有味,为建筑大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编辑丨黄俏华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