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日起,南宁市开展“2020年创建文明城市百日攻坚行动”,行动“号角”吹响后,南宁市各城区、开发区及企事业单位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深入开展创建“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公共环境公共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全民共建宣传行动”三大攻坚行动中。近日,南国早报派出多路记者深入青秀区实地走访,感受在“百日攻坚行动”中绿城的变化。
广动员快部署
以制度完善提升创建水平
6月12日,南宁市召开2020年创建文明城市整改提升工作再动员大会。会议明确,创建工作要集中攻坚、精准施策、全力冲刺,不放过每一个问题,不遗漏每一个细节,从严从实抓好整改提升。
▲青秀区市政工人在园湖 路东一里整修人行道。 南国早报记者 罗暘摄
任务目标明确后,南宁市各城区、开发区和企事业单位迅速行动。以南宁市的“首善之区”青秀区为例,城区第一时间传达了南宁市相关会议精神,对整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坚持高站位推进“创城”工作、尽快落实上级部署要求。
城区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农贸市场、街道社区、城区主要道路,对环境卫生、城市秩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实地督导检查,研究各类问题的整改举措;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定人、定责、定时间、定进度“四定”要求抓紧整改,确保“创城”迎检不失分、得高分。
为完善制度保障,青秀区还先后印发相关文件16份、工作方案6份,进一步明确分工任务,为强化创建工作、提升创建效率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智慧化长效化
让诚实守信文明礼让外化于行
7月20日上午,市民林女士来到东森凤岭生活广场购买了排骨、手撕鸡、鲈鱼等200多元菜品。离开市场前,她到市场的公平秤复称。“全部都够秤了,一钱也不差。”林女士说。
据了解,今年5月,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广西计量检测研究院,在东森凤岭生活广场推行诚信计量集贸市场试点建设工作,并向市场开办方提供整套标准砝码。经过培训的市场工作人员,可以在市场内直接检验秤的准确度。该广场也成为了南宁市首个诚信计量建设试点集贸市场。
“诚信经营在凤岭生活广场得到了具体体现,市场经营4年来,几乎没有出现过关于短斤少两的投诉。”青秀区市场监管局埌东工商质监所所长张伟龙说。
▲东森凤岭生活广场是南宁市首个诚信计 量建设试点集贸市场,经营4年来,几乎没有收 到过关于短斤少两的投诉。
另外,青秀区辖区的东森凤岭生活广场、飞凤市场等市场还采用了智慧天眼监控系统,对市场内的环境卫生、诚信经营等进行全面监控,以达到实时监控、长效管理、及时整改的目的。
据介绍,青秀区有40个农贸市场,如何引导市场商户诚信经营,精准计量,是改善农贸市场面貌的首要问题。在争先创优的创城工作中,青秀区以典型示范带动,通过智慧化手段实现长效化管理的方式,让“诚实守信”新风吹遍农贸市场。
垃圾分类既是新时尚,也是时代新风的重要体现。青秀区各中小学校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齐分类”的主题活动,让小学生化身为垃圾分类的宣导员、行动者,从而带动家中的大人、社区居民共同践行垃圾分类。
滨湖路小学的自制垃圾分类垃圾桶、园湖路小学的小志愿者进社区清扫、凤翔路小学的小志愿者进入菜市宣传垃圾分类……小学生们成为了创城小队员、环保小卫士。
在新兴苑小区,小区道闸上、灯箱处、楼房外墙上、凉亭栏杆处,处处可见创城的宣传标语。戴着红袖章的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人员、志愿者在小区里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桶摆放在指定的投放位置,一旁还悬挂着一块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及一块垃圾分类公示牌,非常醒目。
礼让斑马线活动是南宁市的一张“文明名片”,近年来,南宁市将礼让斑马线活动延伸,升级为“五个礼让”——斑马线前讲礼让、行车会车讲礼让、有序排队讲礼让、乘坐公交讲礼让、乘坐电梯讲礼让,让文明礼让新风尚更深入人心。
▲在民族大道滨湖路口,交警在指挥一辆压线的电动车后退。
7月20日上午11时,记者在民族大道滨湖路口看到,交警正在指挥着一辆压线的车辆往后退。据介绍,创城以来,青秀区联合交警部门在民族大道各主要路口用喇叭播放“创城应知应会”等内容,提醒驾驶员、骑行者遵守交通规则,并做到行车会车讲礼让、斑马线前讲礼让。通过播放“五个礼让”的宣传内容,以及交警的现场劝导,青秀区民族大道各大路口的文明行车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精细化统一化
从细处着眼改善公共环境
在开展公共环境公共秩序整治行动过程中,青秀区从细处着眼,按统一的标准要求,以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推进,使城中村、农贸市场、公共区域的环境和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
7月20日下午3时许,青秀区环卫站清扫保洁一队队长罗秀雪,带领着4名环卫工人,正在埌东村二组开展保洁作业。“过去城中村的垃圾是‘一日一清’,现在是‘一日多清’,不限次数,只要桶里垃圾多了马上就清理。”罗秀雪说。
▲环卫工 人在埌东村二 组进行“精细 化”保洁作业。
同时,城中村保洁还开启了“精细化”模式。环卫工人不间断巡视路面,不放过一片纸屑、一个烟头,就连垃圾桶也冲洗得干干净净。“村里干净整洁了许多,住在这里感觉不比住在一些商品房小区差。”村民杜先生感慨道。
在中山街道,津头市场、顺水湾菜市、雷屋市场、津头街临时菜市四个市场汇聚成一个大市场,每天人流量上万人次。为切实提升市场及周边环境,中山街道办联合市场监管、交警、城管、消防等多部门开展整改提升工作。
中山街道办主任罗建周介绍,“创城”以来,街道办迅速协调资金,为津头村四组的小巷铺设了沥青路,解决了村巷道坑洼积水的问题。在津头市场入口处设岗亭,严格控制进入市场的车辆,并引导社会车辆到指定区域停放。
2004年起在雷屋市场卖蔬菜的经营户农春梅说,以前市场里人车混杂,秩序有些混乱,时常有顾客抱怨;开展创城活动后,现在市场的秩序好了、更干净了,菜品的销量也增加了。市政道路平整与否,直接关系到出行安全和出行舒适度。
在悦宾路,因电动车碾压和树根隆起,人行道坑洼不平。而南宁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埌东分院就坐落在道路两侧,老人和病患进出有所不便。
▲悦宾路两侧人行道已被整修一新,还重新施划了非机动车停车线,看起来平整又整洁。
7月21日上午,记者在悦宾路上看到,两侧人行道已被整修一新,还重新施划了非机动车停车线。青秀区市政设施维护所工作人员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辖区已维修破损路面上百处,市民出行更方便更安全。
广宣传共发力
让创城理念深入人心
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全民理解创建理念,支持创建工作,文明城创建才能有效推进。记者在青秀区走访时看到,“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居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一幅幅醒目的创城宣传公益广告和各类文明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在东葛路、园湖路、葛村路、医科大一附院门口等路段的公共绿地上,青秀区城管局设置了99块以创文明城为主题的绿化小品,让市政道路“草常绿、景常美”,营造了很好的创建文明城市的氛围。
▲在青秀区街道上,创城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在津头街道南湖小区社区,一踏入小区就能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创城氛围和文明气息。道路两旁显眼的地方都张贴或悬挂了特色鲜明的公益广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居民公约”“关爱未成年人”“疫情防控”“生活垃圾分类”等主题内容宣传在小区内抬眼可见。
南湖小区社区党委书记韦灿斌介绍,除了让居民在社区内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创城相关的内容,他们还会通过社区微信公众号、居委会群、业主微信群、QQ群、党员群等,转发各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相关内容,还挨家挨户地上门宣传创城知识。如何让年长者也理解和支持创城工作?老年居民占比较高的新竹街道新竹社区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会开展一些让老年居民感兴趣的活动,融入创城的宣传,还会在社区小广场设宣传点,派发宣传单和印有宣传标语的环保袋。”新竹社区党委副书记凌夏介绍。
为了让全民参与创城,7月24日下午,长湖社区在中鼎温馨家园开展“情暖万家,你我合力,共创文明城”宣传活动,长湖社区组织社区的小志愿者们给居民发放《创文明城市民手册》、讲解创城知识。
长湖社区党委书记雷新卫介绍,7月24日~26日,他们进入到辖区内的8个小区开展创城宣传,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儿童创城绘画比赛、垃圾分类情景展示、有奖问答等,营造关爱未成年人成长、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的良好氛围。除了线下发力,青秀区还在网络上推出了一批以创城为主题的新媒体产品。
▲礼让斑马线是南宁市一张文明的名片。青秀区民族大道各大路口文明行车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月25日,由青秀区委宣传部、青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策划的公益歌曲《最美斑马线》一经推出,便立刻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青秀区还开展了“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创建文明城市民乐快闪活动,走进辖区的社区、商圈等。通过民乐快闪演出的形式,把文化服务和学身边先进、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的理念送到社区。同时组织拍摄制作成微视频,广泛宣传。
据统计,目前青秀区辖区内共设置了创城相关主题喷绘196幅、板报2565幅、广告牌4488份、横幅525份,灯杆POP旗21条街道,印发宣传资料近12万份,LED屏循环播放创城标语、图片和视频23.6万余次。线上宣传方面,截至7月20日,“青秀发布”微信公众号和“手上青秀”App的创城专栏共发布约350篇稿件,微博话题#网友看创城青秀在行动#阅读量达72.6万次。
据了解,目前南宁市创城工作已进入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的第二阶段。下一步,青秀区将继续突出实测点及周边整治,加强与上级行业单位对接,对标对表,查漏补缺,立行立改;集中力量解决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以及行业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抓好舆论引导、公益广告宣传和社会教育,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出各行业、各类型可供学习、可参观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青秀区创城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罗暘 雷小琴 见习记者 兰敏 实习生 黄钰婷/文 记者 苏华/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