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胎盘早剥,子宫软如布袋,出血凶猛……7月31日举行的南宁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母婴安全急救技能竞赛上,医务人员在虚拟的“生死关头”力挽狂澜。
7月30日、31日,南宁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母婴安全急救技能竞赛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举行,来自全市3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同台竞技。31日的实操技能竞赛上,考察的项目都是最有可能危及母婴生命安全的突发情况。
▲比赛现场。
“41岁产妇在急诊剖宫产术中检查为胎盘早剥……子宫软如布袋,出血凶猛,5分钟内出血达1500毫升……”根据题目给出的虚拟场景,参赛医务人员果断采取抗休克、止血等一系列抢救,争分夺秒地操作。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张云燕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迎接新生命是令人喜悦的,但过程却是危机四伏的。比如竞赛中考察的胎盘早剥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越来越高,因为全面放开二孩后,高龄产妇增多,她们容易合并妊娠高血压、糖尿病,血管脆性较大,发生胎盘血管破裂的几率也相应增高。
▲比赛现场。
一旦出现这一情况,产妇面临失血性休克、心衰及全身多脏器衰竭导致的死亡。失血性休克无法及时纠正,胎儿在宫内急性缺血缺氧,可能会胎死宫内。因此,需要产科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掌握危重孕产妇的各种技能,采取抗休克、止血、多方面多渠道综合救治,方能化险为夷。
据了解,今年的比赛在内容、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延伸。比如结合二孩开放,高危妊娠增加等形势进行了重点考察,技能操作考察点从2018年的6项逐渐增加到13项。理论考察方面则增加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知识,全面提升对母婴安全的要求。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