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旅居南宁的画家画出十套“米粉传奇”,老友粉竟然是“牢友粉”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都知道广西的米粉多,你听过多少个米粉背后的故事?

近日,旅居南宁的山东画家于建国,一边嗦粉,一边收集各地的米粉故事,创作了《广西米粉传奇故事》系列十套连环画。其中不仅有南宁老友粉、卷筒粉,桂林米粉、全州红油米粉,柳州螺蛳粉,融安滤粉等米粉的故事,还有卤水、柠檬鸭等“米粉伴侣”的传奇。

▲于建国和他的宾阳酸粉卷轴。

你听过吗?老友粉还有另一种传说

“你是南宁人?我先考考你,你知道老友粉的来源吗?”伸手把《老友粉传奇》递过来的时候,于建国先给记者出了一道考题。老友粉的来源?不就是那个传说吗——一碗热辣酸香的米粉,让老朋友发了一身汗,治好了感冒……

于建国说,他也听很多南宁人讲过这个故事,最终搜集到并画出来的,却是另一个版本——民国初年,周记茶馆的周老板因得罪权贵被投入牢中。

周老板出狱后不久,一名狱友找上门来。碍于情面,周老板叫伙计煮了一碗肉粉接待他。没想到,这狱友此后三天两头过来蹭粉吃。不胜其烦的周老板想了一个办法:让伙计在粉中加了大量的辣椒和酸笋,希望怪味能把怪人赶走。不料那狱友是贵州人,这碗“赶人粉”让他吃得大呼过瘾,连问“这是什么粉”。周老板只好随口称之为“牢友粉”。

吃了几个月后,那名狱友突然没了踪影。很多年后,他成了军官,并再度出现在周记茶馆,只为再吃一碗“牢友粉”。军官拿出一笔钱感谢周老板当年的赠粉之恩,他说,自己知道“牢友”之意,但当时没钱吃饭,蹭粉吃实属无奈。两人相谈甚欢,“牢友粉”也就变成了“老友粉”。

此后,军官每次回到南宁,都要带着其他官兵来吃碗“老友粉”。这个故事传开了,很多人慕名而来。原不符合南宁人口味的“怪味粉”,也被大家吃出了“老友味道”。抗战开始后,军官又没了音讯。后来周老板才得知,军官已经在昆仑关战役中为国捐躯。之后,周老板还专门赶到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前,用一碗老友粉祭拜这位老友。

你记得吗?藏在米粉里的广西故事

包括老友粉在内,于建国搜集了16个广西米粉相关故事,目前已创作了10套连环画,另有8卷轴画。这些故事中,于建国自己最喜欢的,是老友粉背后的爱国故事。但历史最悠久的,当然还属桂林米粉:传说秦始皇开灵渠时就顺便开创了桂林米粉。多年的流传中又延伸出各种故事,足够集纳成两套连环画。

于建国感到最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收集到南宁生榨米粉的故事,宾阳酸粉等虽然有故事,但是太简单,只能画成卷轴。于建国是山东人,2012年定居南宁,开始吃到各种广西米粉。因为之前在山东完全没吃过米粉,整天跟着本地人嗦粉,让他吃得兴致盎然。

去年,一位在北京开米粉店的天等朋友突发奇想:你怎么不把这些米粉故事画出来呢?于是,于建国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先把一些米粉故事画成卷轴,让朋友挂在粉店里,向北京食客展示广西米粉的故事。“宣传效果挺好。朋友还抱怨说,食客顾不上吃粉就跑到墙边看画去了。挤得屋里都是人,也不买粉吃。

但也有不少孩子记住了这些故事,还老让爸爸妈妈带来吃粉,看米粉故事。”后来,于建国觉得卷轴画展示的方式太受局限,于是开始转为画连环画,并且配上用毛笔写的文字,“这种方式更通俗易懂,我也顺便练练字”。

▲于建国创作的米粉连环画。

你意外吗?米粉系列画作很“涨粉”

画米粉故事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于建国“涨粉”涨得厉害:很多朋友慕名到画室来看他的画。“因为我是画在宣纸上,大家天天翻阅,纸都快翻碎了。我只好赶紧找朋友帮弄了一下,这才好点。”在网上、朋友圈里看到米粉故事的北方朋友们,自然是纷纷点赞,甚至希望能到广西尝一尝各地的特色米粉。

还有人从米粉中看到了商机:“有朋友看到画就想来广西做生意,因为有这么多种类的米粉,不就证明消费市场大吗?”而对他画米粉故事帮助更大的,还是广西本地的“粉友”,越来越多的朋友主动帮他收集、整理各地的米粉故事,还有不少朋友给他做“参谋”——“画里看不出南方特色,可以试试加上点芭蕉、竹子等点缀”“食客干吗穿的都是北方人的衣服?吃老友粉的,有不少是我们壮族人呢”“这画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柳州?店里可绝对不会卖桂林米粉,只有瘦肉粉、猪肝粉、素粉什么的,一碗肉粉也就是1.5元,素粉0.8元”……于建国说,这些都让他觉得,画画的过程,就是不断长知识、学历史、融入生活的过程,也让他觉得,自己画的不仅仅是米粉的故事,越画越有意思。

“不能光吃粉,我作为一个外地人,还想听听这些粉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什么故事。我也想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故事画好,给更多的人看。”于建国表示,如果这些故事能拍成电影、电视什么的当然好,但在电影电视和纯文字之间,还应该存在更多讲米粉故事的形式,比如连环画。他会继续收集、画好广西米粉故事,而且不会止步于此:“桂系文化故事实在是太丰富了。接下来,还有广西的茶、民族、姓氏、传奇人物等好多故事可以画呢。”

来源丨当代生活报

值班编委丨李沛

值班主任丨陈韶烽

值班编辑丨韦煜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