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为期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记者在北海和防城港探访得知,因遭遇大雨,首日上岸的海鲜不多。防城港举办北部湾开海节已经三年。
▲北海渔船出海捕捞。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彭庆摄
因受疫情影响,北海今年停办了开海节,但冲着开海前来的游客仍然非常多,城区内环境较好的酒店、包括防城港企沙镇、白浪滩、金滩等景区,北海银滩、侨港等地的酒店一房难求。渔政部门介绍,因为游客较多,加上物价上涨,今年的海鲜价格预计会比往年高。
▲北海渔船出海捕捞。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杨造艺摄
疫情防控形势向好,酒店一房难求
来自柳州的韦先生去年来参加过北部湾开海节,今年他再次请工休过来体验海滨风情,就是想大吃一顿刚上岸的生猛海鲜。
虽然天气不好,但这两天前往海边景区的游客不少。记者从金滩、白浪滩景区附近的部分民宿和酒店了解到,受开海节的影响,他们的房子这两天几乎爆满。
▲市民在北海海鲜市场购买海鲜。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彭庆摄
韦先生告诉记者,8月15日他们在白浪滩和怪石滩游玩后返回市区,想找一家环境较好的酒店住宿,但发现已被订完,最后不得已找了一家小酒店住下。企沙镇一家酒店老板董先生告诉记者,开海节前,不少游客已经在企沙镇住下,这两天价钱略有上浮,平时100多元的房间涨到200多元。“不过,周末过去,就有空房间出来了。”
北海的酒店同样火热。记者了解到,在开海的前一晚,北海银滩、侨港等地的酒店也基本一房难求。不过,8月16日晚,多数酒店的入住率已出现下滑。
“主要是旅游旺季来了,北部湾开海,加上又是周末,生意才会好一点。”北海银滩附近一酒店老板告诉记者,从8月初开始,酒店的入住率开始大幅增长,价格也上调近50%。8月15日晚,他酒店的170多间客房全部住满。
北海侨港附近的一家酒店同样如此。受上述因素叠加影响,15日晚,该酒店的192间房均被订完。16日,该酒店的入住率下滑至70%。
疫情下别样的开海活动,吸引了近百名摄影家
16日上午10时许,记者驱车从防城港市区出发前往企沙镇,沿途车辆非常多,不少是外地车牌。到达企沙镇时,刚好下了一场暴雨,但不少游客撑伞步行前往企沙渔港。和去年相比,今年开海节的活动简化了许多,但会场依然锣鼓声天,热闹非凡,港内的一艘艘渔船等待出航。
今年25岁的卢亚二,是土生土长的企沙渔民,初中毕业后,他没有继续读书,在船上帮父亲打渔,20岁那年,他正式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渔船出海捕捞。
▲企沙渔船上的冰。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钟小启摄
卢亚二的灯光船专门捕捞鱿鱼,开海前,他准备好了渔网,检查灯光,购买冰块,检查设备,加油,为出海捕捞做好准备。他说,因为16日风较大,他没有选择出海,准备17日、18日再扬帆出发,前往30海里外的海域捕捞,三五天之后再回来。
卢亚二告诉记者,今年过了年,受疫情影响,捕捞回来的鱿鱼,拉到岸上都没有人要,“近一个月没有出海捕捞,往年过年期间,早就被哄抢一空,希望今年出海运气会好一些” 。
与防城港的热闹相比,北海的开海情况则“低调”了许多。南国早报记者了解到,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北海侨港“开海节”暂时停办,官方并未举办大规模开海活动。
▲游客在企沙镇买海鲜。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钟小启摄
不过,开海的传统习俗在北海源远流长,是渔民千百年来祈求渔获满仓、渔民平安的一种仪式。16日上午,北海市侨港镇归侨文化促进会组织了近20名老渔民,在侨港镇开海广场举办了一场简朴的祭海仪式。
上香、敬酒、祈福、念读祭海大典……仪式仅有几分钟,虽然短暂,但寄托了渔民们的深厚情感。
已声名在外的侨港吸引了近百名摄影家前来采风,摄影师们纷纷拿出“长枪短炮”,记录疫情下别样的开海活动。
在北海普降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的情况下,也仍有众多外地游客赶来围观,与渔民们一同见证开海的喜悦。
当天,在侨港码头,渔民们收拢渔网、收检绳索、补充冰块、准备生活物资,为出海做最后的准备。中午12时许,随着一声“开海”,北海近2000艘渔船扬帆起航,带着美好愿景驶向浩瀚大海。目前,侨港开海节已被列入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在申报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鲜价格预计偏高,几天后品种会丰富
“今年海鲜价格预计要比往年偏高。”防城港市港口区渔政大队副大队长李航成介绍,16日的海鲜还不多,价格会很贵。等天气转好,船只全部出去,三五天后市场的海鲜就丰富了。海鲜资源逐年减少,受今年疫情影响,很多渔民都没有出海,加上暑假旅游旺季,游客对海鲜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多重因素叠加会抬高海鲜价格。
▲企沙渔港渔船出海。刘华摄
16日下午5时许,记者走访了防城港海珍市场、辉龙市场、碧海紫金城海鲜综合市场,发现海鲜摊位上的生猛海鲜并不多。碧海紫金城海鲜综合市场一名摊主告诉记者,下午4时多有一些上岸的鱼、蟹、虾等海鲜,但不多,很快就被人买完了。天气不好,不少船只出海一会儿就回来了,想吃上生猛的海鲜,还得再等几天。
16日下午,在北海侨港码头,已有少数渔船满载着鱼虾回港。据当地一渔民介绍,早前一天,他给出的沙丁鱼批发价为90元/公斤,16日开海后,价格降到60元/公斤。现场,新鲜上岸的沙丁鱼吸引了众多市民抢购。
▲在海鲜市场购买海鲜的游客。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钟小启摄
当天傍晚,记者先后走访了北海金葵市场、杭州路市场。杭州路市场一摊贩告诉记者,开海当天,石斑鱼、花鲈和鱿鱼等鱼类海产品降价并不明显,花甲螺和扇贝等贝类产品价格也比较稳定。
“出去的船要过几天才能回来,价格近期并不会出现太大变化。”另一名摊贩称,16日,部分基围虾下降3~4元/公斤,而花蟹则上涨约4元/公斤。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