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24日,四川遂宁首个高空坠物致人死亡案宣判,女婴被天降铁球砸死,因未找到抛物者,事发地整栋住户均被判赔。很多人都听说过很多高空抛物伤人的新闻,高空抛物的现象的确普遍而又可怕,由它引起的悲剧在南宁也经常发生。高空坠物防范难、追责难,索赔过程错综复杂,几乎成为城市管理的“顽疾”。近日,南国早报派出记者走访各方,探讨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高空抛物问题。
南国早报特别策划“头顶上的安全”
高空坠物、抛物,被网友们称为“防不胜防的飞来横祸”。 高空坠物、抛物杀伤力有多大?一个鸡蛋,足以致死。一个鸡蛋从4楼抛下,会把人头顶砸出个肿包;从18楼抛下,能砸破人的头骨;从30楼抛下,冲击力足以致人死亡。
“飞来横祸”令行人心惊
在南宁,近年来曾多次多生“天降菜刀”“天降哑铃”等高空坠物抛物伤人事件。 有市民说,走在高楼下总是心惊胆战的。
2020年5月9日,宾阳的邓先生取车时,被一把从天而降的菜刀砍断右小腿腿筋(戳链接看此前报道→菜刀从天降,断成了两截)。2019年7月2日,一位大叔在南宁高新区莱茵鹭湖小区内散步时,突然被一块铁块砸中肩膀,瞬间倒地不起。2019年6月24日,南宁的曹女士取车时,头部被一个东西砸中,血流不止。
▲从天而降的菜刀断成了两截。邓先生供图
防范难、追责难、索赔难
高空坠物、抛物伤人事件频繁发生,行人能否与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道路边缘距离建筑物最小距离为5米,小区路边缘距离建筑物最小距离为3米,组团路及宅间小路边缘距离建筑物最小距离为2米。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道路紧靠高楼的墙面,行人无法与高楼保持安全距离,而是不得不行走在高楼的边缘下方。
为预防高空坠物、抛物,物管通常会在宣传栏、流动展板等地方,张贴警示语和法律科普,也会在业主群里作出提醒,但作用极为有限。
西乡塘区盛天熙园小区2楼的杨女士,每天早上都能在自家阳台发现从楼上丢下来的垃圾,包括烟头、包装袋、玩具等。有一天中午,楼上突然掉下一块约有掌心大小的水泥块,巨大的响声把正在睡午觉的杨女士惊醒。
很多小区缺乏高楼的安全监控,一旦发生高空坠物、抛物,只能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如果“肇事者”否认,物业人员也无可奈何。尤其是有重大伤亡事故发生时,肇事者为逃避责任而拒不承认的可能性将更大。
▲4月10日,南宁市明秀路的正恒国际小区外,一把菜刀从天而降,差点砸到一名过路的男子(资料图)。
《侵权责任法》中有明确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高空坠物、抛物将视具体情形入刑。然而,即便“高空坠物连坐”、“高空坠物视情形入刑”等法律条款试图发挥社会救助作用,但从现实情况看,往往追责难、索赔难,受害者维权漫长而艰辛。而且,追责和索赔都是事后的,一旦到了这一步,伤害已经发生,有的后果是难以挽回的。
部分小区率先行动,效果显著
在南宁,一些安全意识较高的小区,已经为防范高空坠物、抛物拿出具体行动。位于星湖路北一里的星湖北花园小区,近年来多次发生高空坠物抛物事件,从高层掉下过台球、宠物猫、撑衣杆、瓶装洗衣液,虽然未伤人,但数次砸坏停在楼下的车辆。
▲在星湖北花园小区,一个重约1.5公斤的石球从20楼跌落,径直把沥青路砸出一个掌心大小的坑。
该小区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杨辉说,2019年6月12日,20楼的住户在挪动洗衣机时,不慎撞倒一个景观摆设,一颗重约1.5公斤的大理石球从阳台滚落下来,把小区沥青路砸出一个掌心大小的坑。
▲把小区沥青路砸出一个掌心大小的坑的“罪魁祸首”——景观摆设上的大理石球。
2018年底开始,该小区开发商首先在住宅楼的边缘加装双层钢化玻璃防雨棚,又出资20多万元,安装12组高清摄像头的高空监控系统,可监控覆盖90%的楼面。
▲在星湖北花园小区,正在开展“防护安全网”工作,防护网高1.25米左右。
为进一步巩固成果,从2019年12月开始,该小区启动“防高空坠物阳台防护安全网”工作,由物业统一采购材料、统一组织安装,每户住户承担80-100元的部分费用,不足部分由物业公司补齐。目前,整个小区已安装防护网的有530户左右,正在准备安装的约有220户,相关工作还在推进中。
▲保利青秀郡小区,物业自掏腰包,安装一套高空监控系统。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多方走访了解到,从2019年开始,南宁陆续有一些小区安装防高空坠物防护网和高空监控系统,得到的反馈均是,“对于防止高空坠物、抛物,效果明显。”
▲保利青秀郡小区的物业人员称,系统可以实时自动抓取高空坠物的画面。
“最近这大半年,很少发生高空坠物抛物。”位于凤岭南路上的保利青秀郡小区,于2019年10月开始启用高空监控系统。物业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系统可以实时自动抓取高空坠物的画面,“2019年12月,有个孩子从15楼扔玩具,巴掌大的玩具车,立马被系统发现。工作人员收到报警信号,马上登门告知,让业主签保证书。”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