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大革命文物征集力度,及时收藏和保护散落民间的革命文物,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故事和精神内涵,让革命文物“活起来”,9月7日至10日,广西革命纪念馆革命文物征集工作组赴桂林市灌阳县征集革命文物并实地走访革命文物捐赠人。
一把普通的锄头 一段难忘的红色记忆
灌阳县水车镇修睦村村民邓先吉老人手中这把普通锄头,包含着一段难忘的红色记忆。
▲邓先吉老人——让红三十四师烈士安息第一人
2019年,灌阳县政府按照湘江战役红军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要求,将安葬在修睦村的6具烈士遗骸迁葬至灌阳县新圩镇红军烈士遗骸安葬集中点。邓先吉老人对红军有着深厚感情,他作为让红三十四师烈士安息的第一人,现主动将这把特殊的锄头捐赠于广西革命纪念馆收藏。
为纪念长征与红军战士 特制布满党徽标识陶罐
这是灌阳县水车镇修睦村于1958年左右生产的陶罐,罐体印有“锤子镰刀”的党徽标识。
▲这是灌阳县水车镇修睦村于1958年左右生产的陶罐,罐体印有“锤子镰刀”的党徽标识
村民邓冬祥(已故)就曾救治一位福建籍曾姓的红军伤员。全国解放后,曾姓红军伤员返回福建家乡,离开前和村民依依不舍,表示有机会一定回来看望大家。修睦村民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和养伤的红军战士,特制了这个有“锤子镰刀”标识的党徽陶罐。
深挖文物背后故事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本次文物征集期间,热爱收藏的灌阳县市场监管局干部蒋志云也主动将桂军头盔无偿捐赠予广西革命纪念馆。这顶头盔是十多年蒋志云在湘江边偶然发掘到的桂军头盔,对广西革命纪念馆研究湘江战役中敌我装备提供了真实素材和依据。
▲灌阳县党史专家文东柏协助工作组向村民核实文物故事
▲灌阳县市场监管局蒋志云捐赠桂军头盔。
此外,工作组还前往灌阳镇秀凤村和新街乡永富村,对曾向广西革命纪念馆无偿捐赠革命文物的两位参战老兵肖运龙和周开雨进行回访,并现场颁发捐献证书。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