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卖出160只,8月29日卖出208只,8月30日卖出232只,总共收入3万元……9月3日,河池市凤山县凤城镇松仁村的罗绍同,拿出笔和本子统计鸭子的销售情况,脸上洋溢着笑容。而在一年多以前,罗绍同可是心事重重,一点也笑不出来。
2019年年初,罗绍同的儿子在操作挖掘机作业时发生事故导致受伤,花费了巨额医疗费用,把这个刚刚脱贫不久的家庭又拉回到了贫困线边缘。
为防止罗绍同一家返贫,自治区检察院及时对他进行了帮扶。鼓励他参加养殖技能培训,帮助办理小额信贷,联系鸭子销路……
如今,罗绍同已经卖出3批次共1800只鸭子,销售额近9万元,稳定增收让他一家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帮扶罗绍同脱贫,防止其返贫,这是自治区检察院定点帮扶凤山县的一个缩影。
自治区检察院从2015年年底对口帮扶凤山县以来,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找准位置、担当作为,助力凤山县于今年5月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帮助那王、上林、合运、松仁、坡心、谋爱6个定点帮扶村共690户2876人脱贫。为此,自治区检察院获评全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先进后盾单位,2019年绩效考评定点帮扶评议获区直机关党群类第一名。
决战“贫中之贫”“难中之难”
凤山县山多地少,70%面积为大石山区,2015年年底贫困发生率达25.73%,是广西深度贫困县,属“贫中之贫”“难中之难”。自治区检察院帮扶的6个定点贫困村,更是其中的“硬骨头”。
自治区检察院成立了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将服务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把手工程。院党组每年年初研究制订帮扶工作方案及任务分解表,每季度至少一名院领导或厅级干部到凤山县调研指导扶贫工作。院主要领导11次深入凤山县调研或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脱贫工作难题。
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带动形成了人人关心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自治区检察院开展了“检察机关定点扶贫决战年”专项行动,开展“一村一特色产业”“一村一集体经济发展”“一村一法治宣传”“每名党员干警完成一个扶贫心愿”等“六个一”活动,全院干警联系336户贫困户和259名贫困生,确保帮扶取得实效。
在帮扶中,始终坚持推进党建引领扶贫。院主要领导深入帮扶村给党员干部上党课,检察院机关各支部与帮扶村各党支部建立结对联建机制,配合乡镇党委选强配优定点帮扶村两委班子,坚定脱贫信心,有5个帮扶村被评为自治区三星级以上党支部。
经过4年多的帮扶,凤山县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6%,1万多户4.8万人跨过贫困线。2020年5月9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凤山县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聚焦难点打出扶贫“组合拳”
“与农户合作种桑养蚕、入股养牛产业、盘活扶贫资金购买农机进行出租,预计今年我们有8万元的集体收入。”9月4日,合运村党支部书记罗志敏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自治区检察院不仅帮助合运村壮大集体经济,还改善生活环境。在乱石滩上建起的村部广场,有篮球场、健身器材区、文化舞台、凉亭,村貌焕然一新。
定点帮扶以来,自治区检察院瞄准“脱贫”这个靶心,打出扶贫“组合拳”,让“输血造血”两相济,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改善基础设施。协调扶持资金1000万元投入6个定点帮扶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筹措235万元资金帮助贫困村修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协调争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资金2300万元,为定点帮扶村修建水柜、水池,铺设、更换破损的水管。
——狠抓产业发展。为凤山县争取落实3亿元林下养殖贷款,引导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高山养羊、百香果种植、油茶种植等特色产业,帮助已脱贫村开展乡村振兴战略项目13个,联系协调及投入资金8658万元。
——组织技术培训。在广西检察官学院举办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5期,培训村“两委”党员干部、村民500余人,提升脱贫致富技能。
——攻坚脱贫,教育先行。自治区检察院协调资金9958万元和2亿元政策性贷款,帮助凤山县农村中小学发展。组织专人到定点帮扶村开展“一村一法治巡讲”,确保适龄儿童如期入学。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在定点帮扶中开展司法救助促脱贫专项活动。自治区检察院制定了《关于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与自治区扶贫办、残联、妇联、教育等部门建立司法救助线索移送衔接工作机制,构建起自治区、市、县三级检察机关一体化救助模式。2018年至今共救助924人,有效防止因案致贫、因案返贫。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战现场会在广西召开,自治区检察院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青春在脱贫攻坚一线历练
自治区检察院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选择到艰苦的山村驻村扶贫,经受磨练。
2018年3月,自治区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韦思来到松仁村任第一书记,当时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村民对她能力的质疑。
如何化解质疑?韦思从村民们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走访中,她发现村里有两座由木头和油桶搭建的桥,每逢雨季河水上涨,给村民通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018年4月,韦思着手筹备修桥资金。她从县水利局、交通局到财政局,前前后后跑了好几回,项目批下来后,她又亲自监工。当年10月,两座8米长4.5米宽的新桥竣工了,村民们自发放起鞭炮庆祝,被这位女第一书记办事能力所折服。
如今,松仁村已经实现整村脱贫,正在通过发展蔬菜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巩固脱贫成果。
杨汉臣是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新婚期间他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乡村开展扶贫工作。自治区检察院派他到合运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克服了语言、饮食、生活等困难,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整治农村环境。合运村先后荣获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颁发的“四星级党支部”,自治区党委政法委颁发的“自治区无邪教村”以及河池市级生态村、凤山县金融村、凤山县文化村等多项荣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工作杂、任务重、责任大,到基层扶贫工作,真正增长人的见识、磨砺人的意志、锻炼人的能力,是考察识别干部工作作风、素质能力的试金石。”自治区检察院政治部主任陈洁英表示,2016年以来检察院先后选派18名思想政治过硬、年富力强的检察人员,担任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引导他们在脱贫攻坚中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检察扶贫工作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