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携手同心,真帮实干

来源:广西日报 发布时间:

 “你们派的干部一任接一任,到大山里帮扶我们,现在我们村预脱贫了,真心感谢你们。”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里市村党支部书记吴陈刚说。

消除贫困的共同目标,让龙胜各族自治县与广西日报社(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自治区卫健委、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桂林医学院5家区直定点帮扶单位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5年来,5家区直单位定点帮扶龙胜各族自治县的25个贫困村,占比为42.37%,涉及该县90%的乡镇,在健康扶贫、基础设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帮扶举措,助力龙胜连续4年扶贫成效考核被自治区评为“好”的等次,并在2019年4月顺利实现脱贫出列,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强化责任勇担当

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乐秦挂点帮扶的龙胜乐江镇金坪村,自2018年启动脱贫攻坚战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该村充分发挥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引导发展脱贫产业,扶贫成效显著。至2018年底,该村共实现61户22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2%降至2.36%,全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实现所有贫困户脱贫摘帽。金坪村也获得了2018年度“全国卫生村”、2020年自治区第四批五星级农村优秀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90后吴传瑾是广西日报社派驻龙胜镇双洞村的第一书记。2015年10月,吴传瑾刚到双洞村时,村里人心怀疑虑。

说破嘴皮子,不如干出两下子,吴传瑾一干就是5年。在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他带领村民扩大罗汉果产业,成功引进罗汉果专业收购公司,建立罗汉果种植、销售、加工产业链,目前全村共种植罗汉果1000多亩。此外还发展585亩的百香果,养殖凤鸡、翠鸭约3万羽。同时争取到917.7万元资金硬化村组道路13公里,完成了安全饮水工程、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设工作,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双洞村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0.7%降至2019年底的0.05%,实现整村脱贫。吴传瑾也荣获2019年桂林市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5年来,区直定点帮扶单位先后选派两名工作队队长、56名第一书记和9名工作队员,安排帮扶联系人522名,结对帮扶龙胜1232户贫困户。截至2019年底,定点帮扶的25个贫困村,已有20个村实现脱贫摘帽。涌现了李星、秦世冬、张猛、莫修宇、杨再成、赵干等一批优秀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2020年7月,自治区卫健委派驻工作队队长张小磊、第一书记龚长义,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派驻第一书记刘茜被评为全区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优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

发挥优势补短板

“扶贫政策太好了,免费为我们送医送药到村里。一些小病痛在家门口就能治好了。”乐江镇独镜村贫困户杨庆仕对自治区卫健委送医下乡活动连声称赞。

近年来,自治区卫健委和桂林医学院开展多次送医送药义诊、赠送医疗器材等活动,受益群众3万多人次。

广西卫职院每年定向招收250名农村建档立卡普高应届毕业生,进行免费培养,并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和乡村医生培训工程,助力当地健康扶贫。截至目前,全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数由2015年底的9732人降至129人,下降98.68%。

“从来没想过可以在油茶幼林套种紫苏,后援单位为我们指出了发展新路子。”宝赠村村民委主任杨进源说。2019年,广西植物研究所采用“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出资4万元在油茶基地种植了5万株紫苏,优先聘请贫困户管理。

广西日报社则在新闻扶贫上给予大力支持,联合自治区扶贫办开展2018年-2020年精准扶贫系列公益广告行动,拿出2000多万元广告版面资源,用于支持全区27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其中给予了龙胜多个免费版面的宣传,推广旅游、种植等扶贫产业。

创新思路强产业

“合作社里的第二批辣椒酱、豆瓣酱、牛肉酱很快就能上市了。”瓢里镇六漫村党支部书记秦恩强说。在广西卫职院的帮扶下,六漫村创新实施集体产业“抱团发展”模式,联合6个行政村成立专业合作社。2019年以来,合作社提供1500余人次的务工量,劳务收入达20余万元。

5年来,区直定点帮扶单位结合各村实际,不断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广西日报社争取到粤桂协作资金,为里才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产业覆盖率达99%。如今,里才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攻坚示范村、国务院扶贫定点观测点、桂林市第一书记工作示范点等。

自治区卫健委以多元化路子帮扶发展集体经济。疱田村以“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土地流转”模式,打造千亩油茶核心基地,发展油茶产业近5000亩;金坪村开展“三个万”工程,即集体经济养殖1万羽山林鸡,稻田养殖禾花鱼20万尾,红薯干加工成品1万公斤。

消费扶贫促增收

“龙胜生态优良,农产品质量好、口感佳。”近年来,广西日报社通过报纸宣传、线上线下发布、销售等方式,积极促销扶贫产品。2019年两次通过工会组织采购68万多元扶贫产品。去年8月份,获悉都坪村的贫困户猕猴桃出现滞销情况,报社派记者采访报道,帮助打开销路,同时发动职工认购,短时间内即销售4400多公斤猕猴桃,帮助贫困户解除了困境。

为进一步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桂林医学院开设第一书记农产品销售点。2019年,学院工会采取以购代销的方式,积极发动教职工销售帮扶联系村农产品近70万元;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龙胜红军长征纪念地参观学习,引导党员干部自发购买农产品。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龙胜出产的沃柑、椪柑、凤鸡、翠鸭等特色农产品面临滞销。自治区卫健委及下辖的自治区人民医院等29家单位职工对龙胜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养殖的凤鸡进行爱心认购,共认购凤鸡近4万羽,总价值320万元左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