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群体,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自治区残联与自治区财政厅、人社厅、扶贫办共同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助盲就业脱贫行动实施方案》。对这一政策,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负责人作了详细解读。
问:《广西壮族自治区助盲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残疾人中更为困难的视力残疾人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力度,按照中国残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助盲就业脱贫行动实施方案》,结合广西实际,自治区残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扶贫办共同制定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助盲就业脱贫行动实施方案》,聚焦我区1.03万名就业年龄段建档立卡贫困视力残疾人,通过部门协同,共同推动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视力残疾人进行专业培训、精准帮扶、落实政策、实现就业脱贫。
“助盲就业脱贫行动”的主要任务目标,是组织动员有就业意愿的视力残疾人开展以推拿按摩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和支持,帮助更多的视力残疾人通过就业创业实现增收脱贫。
问:《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具体是如何帮助盲人群体脱贫呢?
答:《方案》主要从培训和就业方面对贫困盲人群体进行具体帮扶。
明确五项措施强化贫困视力残疾人培训。一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依托有条件的培训机构,采取集中办班培训、“师带徒”等有效方式开展推拿保健按摩培训,提升视力残疾人劳动就业技能。二是依托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优先安排贫困视力残疾人参加技术培训,同步扫盲。三是充分利用国家“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等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贫困视力残疾人精准获取培训资源,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和集中培训后的自我提高能力。四是充分发挥盲人按摩实训基地等技术资源优势,斟选有临床基础的推拿技师或盲人按摩创业带头人,开展保健按摩骨干师资培训和雇主培训,进一步提高视力残疾人推拿按摩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五是明确培训要求、确保培训质量。
强化五大举措,促进贫困视力残疾人就业。
一是充分利用网络服务平台开展贫困视力残疾人的就业需求调查登记和就业推荐服务。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对接劳务输出服务,开拓视力残疾人就业岗位。
二是鼓励用人单位吸纳视力残疾人就业。对按比例、超比例安置视力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落实奖励措施,符合条件的给予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等促进就业补贴。
三是鼓励、扶持贫困视力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符合条件的给予创业补贴或场地、设备、残疾职工社会保险、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补助。
四是积极开发适合视力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及就业岗位,建立一批视力残疾人培训、就业示范机构。
五是优先为贫困重度视力残疾人就业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提供辅助器具适配及服务。
问:“助盲就业脱贫”具体如何组织实施?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核定底数。各级残联对辖区内有培训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视力残疾人进行精准核实,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目标任务和就业服务工作计划。
实施培训。各级残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依托有条件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特教学校(盲校)、残疾人培训基地、盲人按摩实训基地、保健按摩店等机构,采取集中办班培训、“师带徒”等有效方式,按规定的要求开展推拿保健按摩培训,要求科学设置推拿、定向行走、生活能力、通用盲文等课程规范开展培训;培训机构要具备理论和实操教室,提供食宿安排;授课教师要具备推拿按摩相关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任职资格;培训内容参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保健按摩师职业标准》,不少于480学时;对首次参加培训的贫困视力残疾人可设置2-3月实习期,实习期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就业帮扶。通过培训提升视力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技能后,各级残联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和支持,包括残疾人就业政策咨询、职业能力测评、就业推荐、创业扶持、跟踪回访等就业服务,帮助视力残疾人实现就业,获得稳定收入。
助盲就业脱贫行动是中国残联、自治区残联和相关部门作出的统一部署,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人也不能少”要求的重要举措。该行动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可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解困一家、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