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招商银行南宁分行:山歌壮曲声声唱 奋起致富日日新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山区条件如此差,地处偏僻山旮旯,七分石头三分地,如何把那穷根挖?思想解放勤动手,危房改造建新家,生态移民藤连瓜,基础设施变繁华……”农歌节上曲调爽朗的山歌,歌词质朴无华,却能给人以丰富的画面感,描绘出脱贫攻坚战以来,百色市田东县江城镇架龙村在招商银行南宁分行扶贫干部带领下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

    作为镇里唯一的贫困村,提起架龙,人们总会想到“老少边穷”的标签。然而,今日的架龙生机勃勃、脱胎换骨,贫困发生率已从2015年的34.76%下降到目前的0.29%,“贫困村”的帽子摘去了,今年的疫情没有打乱全村致富的步伐,村民热情更高涨,加速跑在全镇的前面。

招商银行南宁分行援建的架龙村新村部大楼。覃祯艺摄

    从谈是非到谈事业

    架龙村那坤屯屯口的小卖部里,致富带头人周元科正在给要办养殖场的村民传授经验。“谁能想到,过去这里到镇上都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如今却办起了有几千头猪的大养殖场。”在山沟沟里忙碌了半辈子的周元科说。

    道理千万条,做事第一条。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招商银行南宁分行驻村干部以屯为单位,每个月逐户走访贫困户,宣传党的各种“好声音”“好政策”,帮群众想路子、谋发展,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在工作队员的鼓励下,周元科成了屯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县里产业路、基础设施奖补等扶持政策,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建起了养殖场,今年春节前他家的第一批700头猪成功出栏,去年仅这一项他们家就赚了20万元。其他贫困户看到周元科尝到了甜头,纷纷加入了养殖的行列。目前架龙村已拥有大大小小65个养殖场,生猪养殖8000头、肉牛500头、肉鸡养殖30000羽,162户有“3+1”特色产业,覆盖94.44%的贫困户,2016年村里年人均收入不到4800元,2019年已经增加到6500元。

    以前,小卖部曾是屯里的“是非之地”,一些有着“等靠要”思想的群众聚集于此,家长里短不出十分钟就会从这里飞遍整个那坤屯;如今,这里成了养殖技术的交流中心,5个致富带头人轮番上场带着村民谈起了脱贫致富的养殖事业。

    从搬得出到住得好

    沿着崎岖的山路从村部到六正屯还要颠簸一个多小时,那里山高谷深、资源分散、耕地破碎、生存条件恶劣。易地搬迁是帮助贫困村民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出一万元就能住进每人25平方米的新房,却担心离开山里生活没有着落,村民内心十分矛盾。招商银行南宁分行工作队员立足实际,与村干带着政策文件和安置点的户型图多次进山深入六正、那来两屯向村民介绍安置小区的生活,经过多次努力,工作队的付出见了成效,架龙村56户贫困户住进了新房,成为镇里易地搬迁扶贫攻坚的排头兵。

    “以前住在半山腰,一到下雨天只能滑着泥巴下山,读书要走差不多两个小时,因为路又远又难走,从小学一年级我就开始背着柴米油盐住校……”享受到易地搬迁好处的邓小颜羡慕地看着弟弟说,“现在好了,住着四房两厅干净宽敞的小区楼房,学校就在家门口,上学只要十分钟。”

    从青黄不接到优才计划

    从2015年结对帮扶以来,招商银行南宁分行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决履行定点帮扶责任,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帮扶措施落实,为架龙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先后捐款累计达70万元,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消费扶贫等方面给予支持,助推该村如期高质量脱贫。

    村里的硬件上来了,软件也要跟上来。村两委班子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青黄不接的问题严重影响村里的可持续发展。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夯实人才根基,招商银行南宁分行联合当地镇政府利用5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架龙村优才计划》,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发展三名优才回村加入村两委后备队伍,其中更是吸引了两位学历高、能力强的“85后”回村充实到干部队伍,提升了“领头雁”的综合素质,增强了“火车头”的创新动力。

    招商银行南宁分行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与当地政府同频共振,切实担负起定点帮扶架龙村的政治责任,让贫困村民站在田埂上望见未来,让架龙村更富、更美、更强。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