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丹这老板抛下自家烤鸭店,精力全用在了社区里

来源:广西日报 发布时间:

烧鸭店老板李金文,每个月花2500元请了个工人看店,然后自己去上班,领1350元一个月的工资。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团结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团结社区是一个脱贫攻坚易地搬迁安置小区,35岁的李金文家是前不久的脱贫户。

李金文的“倒贴钱的买卖”让左右邻居很好奇,这是为什么呢?

“真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官瘾,只是想为老乡们做点事情。”李金文对记者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告诉更多白裤瑶同胞们,一定要相信党的扶贫政策,在奔小康路上坚定信心。

他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李金文是八圩塘浪村浪兰屯人,排行老五,父母早亡,家中极度贫困,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大山土地贫瘠,他早早就希望到外面赚钱,但文化低、没门路,多年来也只是到处打零工。2014年,他被确定为贫困户,并经自治区药监局帮扶工作队介绍,和妻子外出到深圳、东莞等地电子厂上班,收入好的时候每人每月能有3000多元。

走得远了,李金文又想回来——他心头有牵挂:三个孩子托付给丈母娘,老人也就管管温饱,孩子成绩跟不上,学习没劲头,尤其是老大,身体也不大好。“吃够了没文化的苦”的李金文很着急,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还得重复自己的老路,那自己辛苦挣钱又有什么意义呢?他深知知识的重要。

然而回来也不容易。老家的泥墙瓦房,已破败得不能住人。南丹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后,远在广东的李金文主动联系自治区药监局驻塘浪村第一书记黄哲,一次次地询问搬迁安置的事情。“易地搬迁工作最难做,很少像李金文这么主动积极的。”黄哲说。其实李金文是明白“搬出大山天地宽”的道理,他不但自己搬,也动员亲戚、邻居搬。

2018年,李金文一家住进了天地楼上下两层1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孩子送到了附近条件更好的新学校。“哥,这安置新村越来越热闹,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你看我搞点餐饮生意得不得呢?”他找黄哲商量并得到黄哲的支持。说干就干,在帮扶干部的推动下,李金文去柳州拜师学艺了几个月,回家开起了烧鸭店,就在团结社区沿街最热闹的门面上,生意不错。

然而李金文并没有安心当这个烧鸭店老板。没多久,他就去社区当了治安员,接着,又被选上了居委会副主任。腾不开时间两边兼顾的时候,他出人意料地决定做这桩“倒贴钱的买卖”。

半年来,李金文走遍了社区边边角角,查漏补缺给村里申请安装减速带和路灯,把留下安全隐患的“坑洞”一个个填好。遇到喝酒误事闹事的,李金文一遍遍地劝他们,现在政策这么好,要把精力放在搞产业谋发展上,这样才能给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