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坐着高铁看中国》(贺州篇)丨梦境黄姚不再遥远,粤港澳“后花园”盛放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我坐上高铁去贺州,碧碧的水来绿绿的山,那是贺江水那是姑婆山,那里有瓜花酿和豆豉香,梦境黄姚不再地远天遥……”2014年,伴随着高铁开到贺州人家门口,这首《坐上高铁去贺州》的歌曲唱响在贺州人的心里,歌里“引客来”的美好愿景也逐年变成了现实——贺州全年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从高铁开通后第一年(2015年)的1561.69万人次、169.8亿元,逐年增长至2019年的4344.68万人次、551.67亿元。

▲国庆假期,大量游客在贺州站乘坐高铁。贺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美景向西,粤港澳“后花园”美丽绽放

姑婆山、黄姚古镇、十里画廊、客家围屋……这些在《坐上高铁去贺州》MV里出现的场景,犹如一张张飘着瓜花酿豆豉香的贺州名片,随着高铁行驶的方向洒向远方。

作为广西的“东大门”,大西南东进粤港澳的重要通道,2014年12月26日,随着“贵广高铁”全线贯通运营,贺州市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桂林坐高铁到贺州只要1小时,广州过来只需一个半小时。

▲国庆假期,大量游客在贺州站乘坐高铁。 贺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对广东游客而言,美景一路向西,近在咫尺的贺州堪称粤港澳“后花园”。乘高铁抵达贺州站,出站坐30分钟的车就到了森林大氧吧贺州姑婆山景区。据该景区相关人士介绍,高铁开通后,上海湖南都有动车专列直接到贺州,这让距离不再成为障碍,高铁让周末游或假日游成为可能。

“自驾车路上太堵,这次我们早早就预订了高铁车票,带上爸妈来长寿之乡贺州,吸吸氧度度假。”深圳的王女士这次国庆假期带着爸妈坐高铁来贺州旅游,和平时工作生活快节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贺州的自然生态慢生活,让她可以放松忙碌的身心,享受愉快假期。

10月4日,记者从贺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共有近4万游客乘坐高铁抵达贺州。据统计,10月1至4日贺州市共接待游客73.13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7.93%,实现旅游消费44691.61万元,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7.62%。

▲贺州站。

经济东融,高铁一响黄金万两

今年年初疫情期间,来自贺州的果蔬物资搭载高铁驶向湖北,给湖北人民送上关爱。贺州良好的生态环境,日益凸显的交通优势,让这里不仅是粤港澳的旅游后花园,更是果园和菜篮子。高铁开通后,山东客商李先生来到贺州,成立了农业科技公司,并创建了800多亩的农业大棚蔬菜产业园。基地盛产的青瓜、彩椒等农产品,热销粤港澳大湾区,带动当地150名贫困人口稳定就业。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贺州市以“贵广高铁”全线贯通运营为契机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要素导入与集聚,先后成立了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管委会和姑婆山森林生态养生旅游产业区管委会,加快整合黄姚古镇、姑婆山两个核心景区优质旅游资源,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核心集聚区。

▲游客们正在享用御豉寿面。 贺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同时,发展“大旅游”产业群,拓展文旅项目招商引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广东毓秀集团投资121.3亿元的黄姚产业区百亿产业示范开发项目、顺峰集团投资103亿元的姑婆山产业区顺峰温泉康养旅游开发项目、岭南股份公司投资15.5亿元的黄姚龙门街项目等一大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先后落户贺州。

健康生态,环境康养发展典范

贺州充分利用高铁沿线城市旅行社营销网络,以“文旅东融”为导向积极开拓高铁旅游客源市场,先后在香港、澳门、广州、肇庆、深圳、珠海设立并运营“广西贺州市文化旅游营销中心”,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市场上架销售贺州“高铁旅游”系列产品,吸引了高端游客向贺州旅游聚集延伸。

▲游客们正在享用御豉寿面。 贺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在这个国庆假期前,为满足游客对健康生态的巨大需求,贺州面向大湾区游客重点推介了一批以生态健康为主题的精品旅游产品,如:魅力贺州——长寿康养旅游钻石线路、长寿贺州——生态康养之旅、野趣贺州——趣野亲子之旅、秘境贺州——自驾探秘之旅、休闲贺州——白领自在之旅、活力贺州——放飞青春之旅等。这些旅游产品在广东国际旅游博览会上热卖,得到大湾区市场的高度认可。

▲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煮面师傅挑起1.88米长寿面向观众展示。 贺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山清水秀生态美,城古茶香人长寿”,强化康养标签,贺州有资本。贺州是全国16座空气质量最优秀城市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2.8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百岁人口比高达19.91人∕10万人,是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指导委员会考评指标的2倍,被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盛赞为“可持续环境康养发展的典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