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广西市场监管局获悉,市场监管部门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注水肉专项整治行动,在凉茶中添加解热镇痛类非食用物质、水发食品中使用甲醛、吊白块等违规行为将被查处。
▲仪器可检测出肉类的含水量。资料图片。
在打击食品非法添加专项整治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按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农贸市场为重点场所,根据问题食品来源,追溯批发市场生产加工和商场超市,重点整治凉茶中添加解热镇痛类非食用物质;肉粽、鱼丸、肉丸、面条、面筋、饺子皮中使用硼砂;毛肚、牛百叶、黄喉、鱿鱼等水发产品中使用甲醛、吊白块;黄花菜中超限量使用二氧化硫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整治行动中,将督促市场开办方和销售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自查工作,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禁用药物、化工原料等非食用物质的违法行为,查办违法案件,曝光典型案例,切实解决食品非法添加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打击注水肉方面,以农贸市场为重点场所,以猪肉、牛肉为重点品种,督促农贸市场开办方严格市场准入,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严厉查处经营来源不明、在肉品中注水等违法行为,保障市场销售肉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