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620万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6.8%,大约每14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是抑郁症患者。那么,患抑郁症有什么危害?是否可以预防?能治好吗?专家表示,如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超过70%的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可治愈。
至少20%的人会患上一次抑郁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孙华介绍,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是一个人在多种因素下出现的异常情绪表现。患者在性格上可能有一些特性,如内向、自卑、悲观、不自信等,并由此常有多种表现,如异常低落的情绪,内心充满悲伤;动力不足,觉得做每一件都很困难,哪怕只是小事;活动减少,严重的闭门不出。有研究表明,在人生的旅途中,至少20%的人会患上一次抑郁症。当患者对生活中的一切丧失了兴趣和基本欲望,并持续两周以上,可以考虑患了抑郁症。
一半自杀者与抑郁症有关
作为心理障碍的一种,抑郁症有诸多危害。从躯体健康上来说,抑郁症患者常有反复或持续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全身无力、心悸、胃纳失常、体重减轻等躯体问题;有的还有面容憔悴苍老、目光迟滞、体质下降、汗液和唾液分泌减少、便秘、性欲减退、睡眠出现障碍等表现。
在抑郁症的所有危害中,最可怕的就是死亡的阴影。据全球不完整数据,起码有一半以上的自杀者与抑郁症有关。
长期失眠是抑郁症的主要征兆
专家表示,跟许多疾病一样,抑郁症是有征兆的。比如情绪低落,原来感兴趣的事情不再感兴趣,对以往的爱好,甚至是嗜好,以及日常活动都失去兴趣,整天无精打采。其次是思维反应变得迟钝,遇事难以决断;记忆力下降,常丢三落四,注意力难以集中。还有就是有自卑感,经常自责,对过去总是悔恨,对未来失去自信,严重时有消极念头。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严重时闭门不出,不修边幅;善感多疑,总是怀疑自己有大病,虽然不断进行各种检查,但仍难释其疑;经常为了一些小事,甚至无端地感到苦闷、愁眉不展;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心慌,惴惴不安,甚至烦躁。
另外,长期失眠也是抑郁症的主要征兆,尤其以早醒为特征,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这些方法可以预防
相关专家均表示,抑郁症是可以预防的,如体育锻炼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增加体内与改善心境有关的化学物质,从而使抑郁症患者更好地应对抑郁情绪,提升生活动力。锻炼不需要专门寻找完整的时间,患者可以将锻炼任务分解在一天中的各个零碎时间。每日的锻炼内容可以包括:走路10分钟;拉伸运动;听音乐、跳舞 10 分钟;做 5 种不同的运动,每种2分钟等等。随着运动习惯的养成,患者会希望拓展新的锻炼方式,如参加锻炼课程或体能训练,均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避免给自己太大压力,如听舒缓的音乐、冥想、深呼吸、瑜伽等。当感到压力很大、出现焦虑情绪时,可以试试从1数到10或20。 出现消极想法时,努力从中找到积极的一面,有助于消除消极的想法。加入社区志愿服务能够让患者感到自己在为这个世界做好事,能够遇到新的朋友,并在工作中发现乐趣。与亲朋好友交谈,但应避免与充满消极情绪、经常制造压力的人相处。
另外,保持充足的睡眠,多晒太阳,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知足常乐,不要过分沉溺于过去,学会顺其自然,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减压,避免生气,保持心理平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