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在我国第7个扶贫日、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农业银行广西分行举行“决战脱贫攻坚,耕耘八桂大地”主题新闻通气会。2016年以来,该行累计向贫困地区投放各项贷款1336.9亿元,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624.41亿元,有效支持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62万人;截至2020年9月末,该行贫困地区各项贷款、全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877.86亿元、358.6亿元,分别较2015年末增加432.96亿元和269.48亿元。一组组领先同业的数据,一系列创新实干的措施,充分显示了农行广西分行金融扶贫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和担当。
通气会现场。李桂峰摄
以创新为驱动
全力支持扶贫产业发展
“有了农行广西分行创新系列特色产业产品,我们林场获得了稳定长效的资金保障。”在通气会上,广西国有雅长林场场长、党委副书记李松海告诉记者,农行乐业县支行为国有雅长林场审批“林权收购和林权流转合同确认凭证组合贷款”5亿元,已投放3亿元,不但有效破解贫困山区林权流转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也切实支持和带动当地150多个贫困农户就业增收。
农行广西分行探索创新推出系列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产品。针对广西大部分贫困地区山多、林多的特点,在全国农行系统率先推出“林权流转合同确认凭证贷款”“林权收购贷款”“公益林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油茶贷”等4款涉林产品。截至9月末,已审批4款涉林产品15.16亿元,已投放贷款9.8亿元,有效支持和带动200多户贫困户就业增收。
除此之外,该行还有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包括:创新系列脱贫巩固贷产品,通过“惠农e贷·扶贫小额贷”、“惠农e贷·脱贫巩固贷”等特色产品,巩固脱贫成果,助力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稳定脱贫;创新系列政府增信特色产品,通过“速贷保”、“见保贷”和“农担小微贷”等创新产品,2015年末以来,累计投放政府增信贷款64.76亿元;创新系列“互联网+”涉农产品,针对贫困地区各地特色产业,创新推出“甘蔗贷、粮食贷、林业贷、水果贷、蔬菜贷、渔业贷、家畜贷、蚕桑贷、中药材贷、家禽贷”等十大涉农产品,有效解决“三农”贷款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大大提升扶贫产业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扶持贫困户“造血式”脱贫。至9月末,在33家扶贫重点县支行导入白名单8.12万户,惠农e贷余额21.05亿元。如2016年以来,崇左分行在大新、龙州等贫困地区投放贷款“蔗农贷”16.55亿元,有效支持和带动2496户贫困蔗农实现增收。
产业是致富之源、脱贫之基。农行广西分行通过加大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和信贷支持产品创新等手段,全力支持贫困地区糖、林、果、畜牧、幸福产业等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推动扶贫产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2015年末以来,该行累计投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317.27亿元,每年有效支持和带动3万多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聚焦贫困地区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作为金融扶贫的国家队、主力军,农行广西分行持续加大力度推进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农村电网、农田水利、农村公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项目等公共服务方面做文章,持续强化项目带动作用,加快补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短板,为“壮美广西”建设再添金融新动力。2015年末至2020年9月末,该行累计投放项目精准扶贫贷款260.62亿元,2020年9月末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21.74亿元,惠及约42.7万贫困人口。
针对贫困地区电网薄弱、线路老化、供电容量小,制约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问题。该行加大“三农”和扶贫信贷投放,支持农村电网建设。2015年末以来,该行累计投放农网改造项目精准扶贫贷款60.1亿元,截至2020年9月末贷款余额53.2亿元,惠及贫困人口9957人。如,分别信贷支持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北投灌阳风电有限公司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分别累计发放项目精准扶贫贷款28.63、25.59、5.84亿元,惠及5244、308、4405个贫困人口。
该行还聚焦扶贫重点县、深度贫困县、未摘帽贫困县等重点区域,通过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围绕补短板、增动力、聚合力,扩大支农投入,助推贫困地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5年末以来,该行累计投放农田建设项目精准扶贫贷款3.57亿元,惠及贫困人口16425人;累计投放水利设施项目精准扶贫贷款9.49亿元,惠及贫困人口8222人;通过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为群众脱贫致富插上“翅膀”。2015年末以来,该行累计投放农村公路项目精准扶贫贷款20.28亿元,截至2020年9月末贷款余额17.88亿元,惠及贫困人口17.24万人。
俗话说,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该行通过大力支持农村教育项目建设,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短板”,助力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2015年末以来,该行累计投放农村教育项目精准扶贫贷款5.94亿元,惠及贫困人口10338人。
加强精准对接
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我是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从农行获得15万元利率低、审批便捷的信用贷款,我种植的150亩猕猴桃园有了管护的资金保障,获得很好的发展,2017年成功脱贫”。在通气会上,百色市乐业县种植农户陈善永作为客户代表也应该出席。
采访中,陈善永告诉记者,他的猕猴桃园采用有机种植的模式,2019年收获了6万多斤猕猴桃,销售了60多万元。如今,他不仅偿还了贷款,还成为地方的致富带头人。谈到未来的发展,陈善永更是信心满满,“随着果树的生长年限增加,产量也会增加,日子肯定会越来越来好。”
近年来,农行广西分行针对贫困地区农户金融服务需求,创新推出到户信贷扶贫产品,全面推广掌银、网银等线上服务渠道,打造从农户调查开始到农户还贷结束全流程、全线上化作业新模式,将现代金融服务送到广大贫困户手中,既让贫困地区农民群众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务,又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个人精准扶贫贷款3.4万户、金额53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含已脱贫享受政策)贷款2.7万户、金额37亿元,其他个人带动类精准扶贫贷款0.7万户、金额16亿元,带动贫困人口3.15万人。截至2020年8月末,全行全口径个人精准扶贫贷款1.4万户,贷款余额33.3亿元,当年增加7.3亿元。
与此同时,农行广西分行积极延伸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在贫困地区的乡村布放转账电话、POS等电子机具,推广应用掌银、网银等互联网金融服务,搭建广覆盖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网络,有效弥补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网点的不足,满足农民群众小额取现、汇款、缴费、余额查询等基本金融需求,让农民群众享受到现代便捷金融服务。全行在33个扶贫重点县布放转账电话、POS等电子机具1.2万台,覆盖贫困地区86%的行政村。
倾资源增合力
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农行广西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努力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面向县域及农村客户提供线上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助力广西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
农行广西分行积极创新和打造“惠农e通”服务平台,为农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在线商品展示、进销存管理、资金结算、账务核对及投资理财等管家式综合服务。该行的“惠农e通+单位结算卡”服务,为核心生产企业解决了与其各级经销商之间的订单支付及资金清算难题,为核心企业的资金归集、账务核算提供了便利。该行惠农e通“批发商+农家店商户”的模式则助力了广大批发商的销售订单管理,加上农行提供的供应链融资、线上贷款、时时付、快e宝、银利多、活利丰等线上融资理财服务,切实满足了广大县域供应链企业客户的一揽子金融及非金融服务需求,助力了三农的发展及乡村的振兴。截至2020年9月末,该行“惠农e通”平台商户规模已达10.79万户。
不仅如此,农行广西分行强统筹,增合力,大力推进协同扶贫工作。2016年以来累计选派100余人驻村扶贫。目前,全辖各级行派出8名“第一书记”和63名工作队员,分布在53个县(区)、68个贫困村。全辖56个定点帮扶贫困村,已有42个贫困村整村出列,4616户脱贫,占比94.49%,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末的18.86%降至1.44%。加强与定点扶贫单位的合作共建,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累计金额5350万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农行广西分行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大战略部署,为广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