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良庆区一批古树遭毁伤:早已被注意,却迟迟未挂牌保护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春可赏花,夏可纳凉,秋可收获,冬显苍翠。在南宁市良庆区稔水坡13队,有16棵历经百年的沧桑古树,但它们却未能列入广西古树名木目录进行挂牌保护。如今,周边村民已经陆续搬迁,古树群在拆迁中遭到毁伤。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目前16棵古树虽然已挂上了临时牌,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保护措施,但未来它们将何去何从,目前仍是未知数。

周边拆迁古树群遭破坏   

“旁边的大树被推倒了,被标记的古树也被削了一部分。”10月19日,良庆区稔水坡13队内正在进行征地拆房工作,在钩机的轰鸣声中,10多棵历经百年风雨的古树周围的建筑变成了一堆砖瓦砾。

▲一棵老树的树根已经裸露。

村民周昱秀告诉记者,几天前有人告诉他“你家的树被推倒了。”他匆匆赶回家后发现,有10棵龙眼树变成了树桩和零散的树枝,树木所在地还清晰地留下钩机的痕迹。

所幸,还有一棵荔枝树免遭砍伐,但经此一劫,原本蔽日遮天的大树也是伤痕累累,记者站在树底,抬头已可见蓝天。73岁的周昱秀说,这棵荔枝树陪伴了家里6代人的成长,有将近200年的树龄,每年都是果实累累。而被推倒的那些龙眼树,每棵的产量也有150-250公斤。    

▲原本枝繁叶茂的荔枝树如今也很受伤。

不单是荔枝树和龙眼树,在拆迁现场周围,还有芒果树和黄皮树等,其中有16株古树(未挂牌古树14棵,准古树2棵,若干大树)。周昱秀说,这个地方集中了村民各家的树木,每家的品种不一、数量不等。

记者了解到,古树群被破坏后,良庆区住建局(园林所)、良庆区五象指挥部和征地拆房施工单位在现场召开了一次保护大树协调会。会上要求在拆房过程对“古树和大树”采取避让措施,无法避让的,要制定保护方案并实施,城区住建局(园林所)则尽快制作古树保护临时牌,对古树进行应急保护。

10月19日下午,这些古树被挂上了临时保护牌。良庆区园林所负责人表示他们会加强巡视,对古树进行保护。

被遗漏的古树面临灭顶之灾

然而,这些临时牌对古树的保护作用只是暂时的。

“这是遗漏的古树。”在采访中,良庆区园林所负责人介绍,2016年,自治区绿委启动第二次全区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但在2018年底公布的统计结果里,这16棵树并未列入其中。后来在日常巡护中,这批古树才被发现,但至今还没有录入自治区古树名木管理系统,也没有正式挂牌保护。

记者了解到,2020年4月28日,五象新区管委会生态和环境保护局曾召开稔水坡13队未挂牌古树相关问题协调会。纪要中表明,经核实,稔水坡13队古树所在地块,已纳入五象新区2020年度国有建设用地“招拍挂”公开出让计划,规划为那黄农民安置地,古树所处地块在原址保护的基础上跟整个地块一起出让。

因此,南宁市五象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局在协调会上表示,可在该地块出让条件中将此区域划出标明,明确要求建设集中绿地,古树原址保留。

会议要求,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由良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于2020年5月30日前,完成未挂牌古树勘测、认定及挂牌工作。

今年6月10日,记者曾到此走访,当时16棵古树已分别被标上了记号,但未挂牌。

▲今年6月17日记者到访稔水坡时,古树群里还有老人在养鸡。

4个月后,这里的宁静被打破,直径超过30厘米的树木全被打上了数字记号,一棵百年芒果树的树根被翻出了地面,一些小树则被连根拔起。

挂牌保护工作何时能完成?

“这些古树,曾经解决了我们一家人的生计,也是我们的回忆。”村民周先生告诉记者,家里的芒果和龙眼每年都果实累累,是以前家里的重要经济来源。在这片树林里,也有他最美好的童年生活记忆。周先生表示:“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好好保护这些古树,让他们永远在这里,留住我们的乡愁。”

今年6月17日,时任自治区绿委办主任郭平生和南宁市林业局副局长黄棉,曾到稔水坡指导古树保护工作,现场要求良庆区绿委办加强古树挂牌并继续深入开展古树名木查漏补缺工作,及时对稔水坡16棵古树进行保护。

10月19日,古树群被破坏后,良庆区保护大树协调会建议良庆区绿委办作为牵头单位,落实工作经费,负责该行政区域内准古树(80~99年)、三级古树(100~299年)的现场调查、数据资料的采集记录,组织该城区古树名木鉴定(挂牌),完成普查数据录入。

10月20日,良庆区园林所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收到良庆区绿委办委托,对古树进行鉴定和挂牌。该负责人同时也认为,古树的鉴定需要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林业公司进行操作,园林所并没有此权限,目前已请示城区政府,等待下一步的工作。

专家表示,古树的鉴定到挂牌工作,一般情况下一个星期的工作日即可完成。那这些古树后期保护将怎样?在城市开发中它们将何去何从,本报将持续关注后续情况。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