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看家乡新貌 话小康生活”全区农民文艺会演汇报演出在南宁剧场举行,在场观众与来自广西各地的农民群众一道,共享了丰收的喜悦和同奔小康的幸福。
当晚的演出分为“脱贫感恩党”和“丰收奔小康”上下两个篇章,共有14个节目。《犁耕盼春米》拉开序幕之后,质朴的歌、欢快的舞,鲜活的场景、生动的故事,陆续登场。
▲引子《犁耕盼春来》。本文图片均为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 摄
上思县的舞蹈《苦尽柑来》,跳出了柑橘种植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的甜蜜变化;博白县的杂技《庆丰收》,舞动出劳动与丰收的动人旋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村民用原生态声乐柳榔咧《十颂党恩》唱出对党的恩情、对幸福生活的欢欣;贺州八步区贺街镇东球村的李子种植大户、农产品经纪人则用舞蹈《李子红了》,向人们传授了“致富经”。
▲舞蹈《苦尽柑来》 。
▲原生态声乐柳榔咧《十颂党恩》。
▲舞蹈《李子红了》。
最后,《狮舞龙翔共小康》的热烈气氛将晚会推向高潮,观众们感受着喜庆,一同展望幸福未来。
▲小品《又是春天》。
▲曲艺《燕子村里燕飞来》。
舞台上的主角们,既是节目的表演者,也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实践者、亲历者、受益者,他们通过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把在田间地头、扶贫路上的所见所闻,以自编、自演的方式呈现。
▲独唱《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彩调《调子一唱欢乐多》。
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表示,从节目中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特色民族文化,也感受到了新时代农民为了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激情,新生活给群众带来的幸福感,以及党和国家对脱贫攻坚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关怀。
▲舞蹈《金蛋蛋》。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截至今年8月,全区14个设区市共演出节目770个,参与农民群众超过1.4万人。当晚演出的14个节目,都是从各个分会场挑选出来的精品。来自八桂大地的农民群众,用精心的创作、热情的演绎传递出对新农民新变化、新时代新生活的喜悦之情,共同组成了广西脱贫攻坚的壮阔图景和逐梦小康的斑斓画卷。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