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南宁市城乡建委、南宁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筑梦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比赛在南宁拉开帷幕,30支队伍以在建工程为例展开角逐。
据介绍,目前,南宁市BIM技术应用正处于试点推进阶段,已有不少项目使用了BIM技术,包括南宁地铁项目、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等。记者看到,当天的比赛分多媒体展示和现场问答两个环节,很多参赛队伍的实际案例都是南宁市在建重点工程在BIM技术方面的应用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筑行业推广BIM,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能让房子‘活’起来,能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错漏碰缺’。”南宁市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BIM赋予建筑“数字生命”,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甚至是改造、拆除,每一个数据都通过BIM保存下来。BIM技术最大的利好,就是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电脑上预演,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能耗等一览无余,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都能提前预控、提前解决,从而大幅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提升施工安全,减低成本和能耗。
现场的评委专家介绍,BIM让每栋建筑物从“出生”开始就有了专属的“基因图谱”。建筑物的所有信息通过数字技术被永久保留后,使用者可以通过“一键查询”,全方位了解建筑物的“前世今生”和“外表内心”。所有的结构构件、设备、管线以及之间的关系,都一目了然。建筑物建成后,如果某个地方漏水,就可以从BIM应用里迅速找到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 相关链接 ]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把原本用图纸才能表达设计的建筑物,用三维模型动态展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建设项目进行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的过程。
来源 |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徐庆成
欢迎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APP报料:点击早报APP“报料”,即刻报料。电话报料:0771-5690127。请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联系发放稿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