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两场特殊的庭审在南宁市兴宁区法院开审。整个庭审中,没有纸质卷宗,连裁判案件不可缺少的书面材料——庭审笔录,也实现电子化,当事人以电子签名的形式进行确认。据了解,当天的庭审是无纸化智能庭审,该院也是全区首个启动无纸化庭审的法院。
▲无纸化庭审中的电子卷宗。法院供图
当天审理的是两起家事案件,与往常不同的是,无论是审判台上,还是原被告台上,都没了厚厚的纸质卷宗。所有诉讼材料,包括起诉状、答辩状、证据、身份证明等材料均已扫描上传到电子卷宗,主办法官在庭审中只需要打开电子卷宗,即可查阅所有诉讼材料。庭审过程中,主办法官可根据实际需要,点击查看电子材料,方便快捷。而原被告双方,也可以通过电脑屏幕查看各种证据材料。
▲庭审现场。法院供图
庭审笔录是裁判案件不可或缺的材料,当天的庭审中,充分运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辅助庭审人工记录,实现笔录与庭审同步,不但提升了记录效率,还降低了错漏的概率。当事人通过电脑屏幕直观笔录,对错误记载及时纠正,节省了庭后核对笔录时间。庭后,当事人以电子签名的形式进行笔录确认,书记员将笔录直接上传电子卷宗保存,电子笔录完全取代了纸质笔录,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庭审。
▲电子笔录。法院供图
据悉,兴宁区法院是广西法院信息化应用试点法院,该院从立案阶段就开始进入无纸化流程,将无纸化办案向各庭室推动,贯穿立案、送达、审判、归档等各个环节,实现网上立案、集约送达、智能庭审、一键归档等无纸化流程,电子卷宗随办案进程同步生成。纸质卷宗材料不再流转,也避免材料遗失的风险,而且办案全程网上留痕,司法更加公开透明。
▲庭审中无纸化阅案卷。法院供图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