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怎么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什么?党中央的建议,来了——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这份未来中国的行动指南,绘就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图景,也开启千千万万青年挥洒青春的新天地。
时代潮头上,梦想正扬帆。当最美的青春遇见壮阔的时代,将绽放出怎样的光华?
以青春之奋斗创造青春之中国,以青春之中国成就青春之你我——答案,在规划《建议》中,也在亿万奋进的脚步中。
青春为证
“看见”未来之中国
24岁的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次仁罗布,难忘今年5月登上珠穆朗玛峰,获取“世界之巅”各项数据的艰辛历程。
读着规划《建议》,次仁罗布格外感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就仿佛登山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一定会有到达的那一天。”
因为相信而看见。在青年眼中,规划《建议》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中国?
这将是日益富强的中国——
今年高考,湖南耒阳农村的“留守女孩”、18岁的钟芳蓉,以676分、湖南省文科前十的高考成绩,填报北京大学相对冷门的考古专业,引来众多关注。
“5年、15年以后,我应该毕业了,从事我最喜欢的考古工作了。”钟芳蓉说,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将能支持更多孩子有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规划《建议》按下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前进键”。
这将是更加民主的中国——
25岁的四川女孩徐萍成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把大量时间用在深入社区和学校调研,听取基层意见建议,形成的一些议案被有关部门采纳。她说,自己从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规划《建议》提出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到2035年,人民的权力和权利能得到更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成果将惠及每一个人。”徐萍说。
这将是彰显文明的中国——
今年初,青年文艺工作者张春景主创的水墨动画电影短片《秋实》,入围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这部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短片,以“文化+科技”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华韵味。
规划《建议》提出,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这正是张春景们一直在做的事。
这将是民生更加殷实的中国——
支援武汉抗疫的经历,让“90后”青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吴超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有了更深感悟,也对创新治理、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有了更多期待。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规划《建议》让每一个人在民生新福祉托举的天空下,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将是更加美丽的中国——
1990年出生的程绪宇是一名极地科考队员,对于全球气候环境尤为关注。在规划《建议》中,展望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让他眼前一亮。
瞻望前路
与更好的“我们”相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当“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铺展开来,千千万万追梦人的青春之歌即将奏响。
从事农业工作12年的“80后”博士石嫣,正在北京顺义区的分享收获农场里忙碌着。
石嫣的农场常常很热闹。种菜的农民、参访的国内外客人、体验农事的会员家庭、对农业感兴趣的学生和志愿者等,让这里充满生机。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石嫣仔细研读规划《建议》里有关农业农村的内容。在她看来,这将为她的农场带来更大生机。
“85后”阮寅夏在一家户外用品公司已经工作了10年,今年疫情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小的影响,但她相信,在新的5年一定会打开发展新局面。
从规划《建议》中,阮寅夏这样的现代服务业从业者,能看到更加美好的图景: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
梦想交融
激荡奋斗的青春路
3日晚,读完规划《建议》全文,35岁的科技创业者张晋芳被深深触动。“个人发展梦想与国家民族前途深度融合,这是当代青年莫大的幸福。”
2008年,正在读研的张晋芳认准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开启了创业之旅。如今,他的公司已在显示芯片设计及方案解决领域崭露头角。
“青年科研工作者赶上了建功立业的好时代。”在规划《建议》中,张晋芳进一步看到了属于青年科研人员的未来。
青年标注时代,时代也给青年提供无限可能。
当青年创业者姜昱政看到规划《建议》中提出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1987年出生的他,抓住互联网、大健康、消费升级的趋势,创办了一个提供健康生活方案的品牌,目前发展得风生水起。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最顶级的趋势叫时代。”姜昱政说,“很庆幸,我们这代青年身处一个最好的时代,规划《建议》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青年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创新、创造、创业的广阔天地。”
在祖国需要的地方,青春的梦想才能灿烂绽放。
当很多人选择在国外发展的时候,1982年出生的江颖虽然收到不少海外科研机构的邀请,依然选择回国发展。“中国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人才需求最为强烈。”
翻阅规划《建议》全文,对人才的重视跃然纸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青春的党,青春的国,青春的你我……交融在规划《建议》铺就的时代画卷中,奋斗是共同的标识。
(记者 邹伟 于文静 屈婷 任沁沁 林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