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一对一”顾问24小时在线指导,“母乳喂养提升计划”落户南宁一年,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率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喂养婴儿的第一选择是母亲的乳汁。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这一最原始的喂养方式变得困难重重。2019年9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爱婴医院发展基金,在南宁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母乳喂养提升计划”。如今一年之约已到,作为项目的试点单位之一,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母乳喂养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在今年8月“母乳喂养周”的活动上,“母乳喂养提升计划”项目的发起人、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中国联络员丁冰表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母乳喂养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件需要社会各方共同支持的事。尽管我国目前有7000多爱婴医院,产妇在住院期间都会接触到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指导,但是回到家之后,她们遇到问题时往往找不到正确的人给予帮助,得到的是没有医学背景的人给出的非专业意见,从而无法坚持母乳喂养。

因此,“母乳喂养提升计划”项目选择一批试点医院,从医务人员中培养、选拔一批咨询顾问,开展“一对一”的咨询、指导,打通母乳喂养“最后一公里”。

在项目试点医院之一的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自2019年9月启动该项目以来,通过培训、考核,形成了一支9人组成的母乳喂养咨询顾问组,共签约335名孕妈妈,开始了从孕前到产后为期6个月的“一对一”母乳喂养咨询、指导。


“24小时在线”的坚强后盾

市民庞女士今年1月生下宝宝,随后开始坚持母乳喂养,如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非常活泼,可是回忆起坚持的过程,庞女士表示非常不易,多亏了母乳喂养咨询顾问的帮助。

庞女士告诉记者,宝宝刚出生就因新生儿肺炎而住院了。想到宝宝体质不好,刚出生就住院,她更坚定了要母乳喂养。

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唐丽春是庞女士的签约顾问,期间一直耐心地给予她鼓励和指导。缺少宝宝的吸吮,庞女士的涨奶情况比较严重,乳房胀得像石头一样硬,“痛到崩溃大哭”。唐丽春教她科学进行冷敷,定时挤奶,2-3小时就要挤一次,哪怕是半夜也要定好闹钟起床挤奶,“再困也要起来”,挤出的乳汁送到医院给宝宝喝,直到宝宝出院。

喂养正常、供需平衡后,庞女士不再需要半夜几次起床挤奶,宝宝也至今没有生过病。庞女士说,有时候遇到问题,一着急就顾不上时间了,大晚上也给唐丽春发微信,不管多晚,唐丽春总是及时回复。正是这“24小时在线”的顾问,帮助众多像庞女士一样的新手妈妈把母乳喂养坚持了下来。


妈妈不放弃,宝宝更健康

该院新生儿科的护士长唐英姿也是咨询顾问之一,这一年的签约、咨询,让她深深的感觉到,建立起这样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才知道产妇们面临着如此多真实而琐碎的困难。比如,有的妈妈因为工作关系需要应酬、喝酒,会半夜发来消息询问“喝了酒还能喂母乳吗”;有的妈妈生病需要服药,也会焦急地求助:“吃了这种药还能喂母乳吗?”唐英姿说,如果没有随时在线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这些妈妈们很可能就会在遇到问题后放弃母乳喂养。

唐英姿签约的一位产妇,生第一胎时奶量少,没有及时寻求帮助,只能喂奶粉,第二胎又是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因此一开始就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想要放弃。唐英姿向她讲解了母乳喂养的好处,尤其是对早产儿的重要作用后,产妇重新树立起信心,愿意一试。

在宝宝住院治疗的母婴分离期,唐英姿指导产妇保持泌乳,正确使用吸奶器,定时挤奶,送到新生儿病房给宝宝吃;宝宝出生第26天,生命体征趋向平稳,唐英姿开始安排产妇进病房,进行“袋鼠式护理”——让宝宝裸露趴在妈妈怀里,进行皮肤接触,进一步增进母乳喂养的效果。最终,在唐英姿的全方位帮助下,实现了宝宝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出院后继续予以指导,产妇的奶量供需平衡,曾经输在起跑线的早产宝宝也很快追上了生长进度。


全方位提升,让宝宝吃上母乳

家庭缺乏母乳喂养的意识、母亲产后乳汁分泌不足、宝宝生病住院导致母子分离……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存在于多个阶段,因此,想要让更多的宝宝吃上母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记者从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该院先从医务人员入手,提升医护人员母乳喂养理论知识,每季度进行医护人员母乳喂养理论考试,合格率100%,通过他们在产前、分娩、产后等各个环节下功夫,提升母乳喂养率。

在产前阶段,孕妇学校开设母乳喂养课堂,立卡产检的孕妇接受孕妇学校母乳喂养信息培训率接近100%;分娩时,产房开展新生儿早期保健,实施出生后即刻皮肤接触、晚断脐,促进第一小时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和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在产科和儿科病房里现场指导母亲正确哺乳,解决住院期间母婴分离后母亲母乳喂养常见问题;新生儿病房24小时提供接收、储存、使用母乳;为早产儿家庭开设母子陪护病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袋鼠式护理……

还有一些特殊的宝宝,比如早产儿,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妈妈没有足够的母乳。在早产儿的救治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那些极低甚至超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母乳甚至超越了食物的范畴,有“治疗”的作用。

为了让这些孩子也能尽可能地吃上母乳,2015年11月,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成立广西首家母乳库,为部分危重症、母亲因病、因家住远不能提供母乳的早产儿免费提供捐赠母乳。截至2020年07月31日,已有1175名妈妈参与捐献母乳,共计7780人次,总计141 万毫升,有1150 名早产儿受益。

在10月25日举行的“母乳喂养提升计划”南宁试点项目阶段总结会议上,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获示范项目医院等11项荣誉,为广西所有项目试点医院中获奖最多,其中护士长唐丽春获突出贡献项目管理者,护士长唐英姿获优秀母乳喂养咨询服务案例一等奖。

通过项目的实施,该院的产后第一小时母乳喂养率由94.2%提升至99.9%,产科病房母乳喂养率由82%提升至90.2%,新生儿病房母乳喂养率由80%上升至85%。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