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角色逐变,守护不变!南宁电网人与东博会将迎来第17年情缘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确定于2020年11月27日~30日在南宁举办。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南宁供电局周密部署,严阵以待,此前已连续16年保障盛会顺利召开。

从最初的一人一杆,到现在的智慧保电,电网人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地守护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时,中国-东盟博览会也不断见证南宁电网的日益强大与不断创新。在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展台上,南宁电网人更是展出了自己的创新项目,从见证者、守护者、积极转变为参与者。 

据了解,本届东博会将以实体展+云上东博会方式进行。11月23日起,参会各国人员在公共卫生、创建东盟信息港、商务与投资、能源合作与发展等数十个重点项目领域展开合作交流。

面对新形式、新要求、新任务,南宁供电局专门成立了保供电小组,部署协调,提前梳理今年的保供电重点,除重点保障交通枢纽、住宿酒店,开闭幕式、会议、论坛举行场所以及转播本届东博会的新闻媒体机构外,还对东博会云上活动提供技术支撑的运营商进行重点保障,以“零闪动”的稳定电力保障盛会召开。

▲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的工作人员正在使用智能保供电设备。杨程/摄

以“战”见证,新老搭配发挥保电最大效能

“2004年第一届东博会,那时候主要是架空线路,一人守着一根电线杆,每个人眼睛都死死盯着那一根连着重要负荷的电线,生怕一辆不受控制的汽车、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风筝缠到线路上……”参加了16年为东博会保供电的南宁供电局青秀分局运维二班副班长曾明回忆。

2004年,东博会还没有成立专业的应急保电班,参与保供电的人员都是临时从不同岗位抽调,保供电还没有一套成熟的体系。现如今,会议场所电缆由架空线变成地下电缆,单回路电源变成多回路,UPS搭载ATS技术,一旦设备失电即可实现0秒切换电源,测温仪不再是简单显示设备运行温度,而是通过红外热成像使温度分辨率达到最佳状态。东博会的保供电准备工作逐渐实现精益化、可视化、智能化。

如今,在东博会保供电工作现场,不仅有经验丰富的公司二级助理技能专家李佩、擅长发现设备隐患的老师傅黄宇楠,还有初次加入的研究生保电“新秀”罗辉。他们优势互补,完美搭配,都在保供电战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刚刚来到应急保电班工作,着实有点手足无措,对于老师傅们说的会展1号开闭所碰面完全没有概念。”去年入企的罗辉说,“班长告诉我,班组里面每个同事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在工作中要多留心,才能成长起来。”

“备自投设定为自投自复,相比互为备用的优劣是什么?为什么这一路负荷要用上UPS电源?怎么去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平常工作中多留心观察,罗辉自己能提出越来越多的专业问题,老师傅们认真讲解,加上日常工作中参与过2020年桂港澳“共享广西自贸区机遇,共建广西西部海陆新通道”恳谈会系列活动等二、三级保供电保供电任务,罗辉也逐步发挥出自己的电力专业知识优势,看着英文说明书和老师傅们有模有样的研究起“花式使用”应急发电车、UPS电源和各种仪器仪表,将现场设备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据南宁供电局安监部保供电专责王愚介绍,在保供电工作中,老师傅无私的传授前期用电安全检查、编制保供电方案等实战经验,新员工发挥专业知识扎实、英文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等优势,新老搭配,充分运用“单兵系统”单兵设备、机器人、WAPI等智能保电设备,在服务好东博会保供电工作中发挥最大实效。

细致“守护”——电力医生将保供电融入日常

“局放试验各参数已经校准完毕,现按步骤进行震荡波耐压试验,请电缆两端所有人员远离设备……”10月24日傍晚,南宁供电局青秀分局运维一班的郑进丹和同事一起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会堂两路供电外线高压电缆进行局放试验,确保人民会堂各电缆段线路指标均试验合格,运行状况良好。

为了顺利实施东博会的前期保电试验,同时不影响沿线用电客户的正常用电,将局放试验安排在周末或者傍晚的低用电时段进行,是南宁供电局的一贯做法。细致入微的时间段选择,是南宁供电局自2013年就开始不断梳理更新的“一户一案”,里面详细记录着保供电线路沿线重要客户的保障级别、试验周期、供电负荷、保电联系人等,确保在保供电进入实施的关键时间段,可以安心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南宁供电局将供电线路划分详细的责任区,每条线路都有明确的设备主人,设备主人在做好保供电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着重要敏感客户的设备运行情况。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进行记录和更新,每个人都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本着“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对重要线路定期展开“体检”工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点,提高线路可靠性。每年更新重要用户“一户一册”,同时做好全局联动,在东博会会前提前制定完善的保供电方案、备自投试验方案、应急演练方案,全方位监控,使保供电任务可观可测可控。

创新驱动发展,电网人走上展示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多年电力行业工作经验的不断累积,由南宁供电局青秀供电分局运维二班副班长曾明主导的合作创新项目——新型10千伏高介电冷型电缆附件,登上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展示舞台,这也是广西电网公司创新项目首次参加东博会展览。

曾明从事电缆作业多年,是供电局公认的“电缆专家”。在工作期间,曾明团队发现电缆附件引发的电缆事故占比较高,因附件造成的电缆本体事故高达45%。为此,他们分析原因:电缆附件中间头绝缘老化,内部侵入潮气后造成相间短路,或者是硅胶绝缘头安装不规范,导致密封性不好。达不到电缆绝缘要求,就容易引起绝缘击穿。要彻底决绝此类问题,改善电缆附件性能是关键因素。

从2016年开始,曾明团队开始着力研发电缆附件,使用高介材料替代传统半导层。历时2年的反复试验,他们首次引入国际领先的三层共挤技术,使用的材料和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过中国电力科学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的多次测试,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型电缆附件相比于传统工艺,耐老化、抗腐蚀、抗强大电流冲击能力更强,且拉伸度强度、耐撕裂程度都有显著提升。

2018年6月起,南宁供电局部分线路投入使用新型电缆配件,目前运行状态良好,预计每年可以减少大约200万经济损失,降低约50%的电缆故障率,大大提升供电可靠性。

从守护创新到自主创新,电网人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这股“东风”,向国际展示我国电力行业技术创新项目,提升中国标准水平,推动我国技术优势与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对外展示中国智造的强大实力。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