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长期受光污染困扰,生理心理健康受损丨关注光污染之调查篇

阅读数:1875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92%的市民认为南宁存在光污染

编者按

楼顶广告牌亮到深夜,居民必须拉上遮光布才能睡觉;路边的LED 显示屏亮得刺眼,晚上在家都不用开灯……近段时间,不少市民向南国早报新闻热线0771-5690127 反映,光污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近年来,人造光源越来越多,成为继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之后的又一种环境污染源。市民对光污染怎么看,有没有相关的监管措施?本报推出“关注光污染”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相关内容链接:

广告牌灯光穿透百米,南宁市民身边存在多类型光污染源丨关注光污染之现象篇

防治光污染,还须完善监管细则丨关注光污染之监管篇

长期受光污染困扰,生理心理健康受损丨关注光污染之调查篇

-----------------------------------------------------------------------------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打造的“不夜城”亮化工程,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夜生活,使城市充满了活力。但是,一些亮化区域,也给居民带来了苦恼。近日,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发起了关于光污染影响的问卷调查,1000 多名网友参与其中。调查结果显示,92%的市民认为南宁存在光污染,其中34%的市民长期受光污染困扰。

▲凤岭新新家园的临街商铺有两块广告牌亮得刺眼,对面小区客厅和房间都必须拉窗帘,居民苦不堪言。

问卷调查

九成受访者认为存在光污染

什么是光污染?南国早报记者在南宁街头走访时,多数市民认为光污染就是“影响睡眠的光”。1000 多名网友参与本报发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市民对于光污染了解有限,但超九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受到光污染的困扰;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光污染“迫切需要”列入环境防治范畴;近两成的受访者认为可以“以后再说”,近一成的受访者认为“根本不需要”防治。下面我们来看看部分调查问卷的结果。

探讨

夜晚城市何时关灯合适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广告牌、LED 屏幕、楼宇亮化工程的关灯时间没有统一标准,有的彻夜灯火辉煌,如七星路的一家植发研究所;有的在晚上10 时至12 时之间关闭,如长虹路的一个LED 广告屏,晚上10 时就会关闭,五象航洋城的外墙灯光则在晚上11 时准点关闭。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关灯的时间,32%的网友认为,晚上12 时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既不影响夜间经济,又能在合适的时间进入黑夜状态。同时,有32%的网友认为,晚上11 时关灯比较好。28%的网友则表示,晚上10 时就应该关灯了,“很多孩子和老人都到睡觉时间了”。

记者从南宁市城市照明管理处获悉,目前南宁市城市景观重点亮化设施有495 处,共计1049 栋。其中,由该处统一开、关灯的设施有474 栋,分布在邕江两岸、南湖、民族广场、会展中心、金湖广场等地点附近。周一至周四,南宁市对于全市景观照明实行关停措施,周五、六、日,对精品路段、双拥路、滨湖路、朝阳路等道路和会展中心、南湖-竹排江沿线周边、五象广场、滨湖广场、民族广场、民生广场、火车站广场等节点周边景观照明灯光开启。

在开关灯时间方面,分为冬、夏令时段。其中,4 月至10 月的开灯时间,为晚7 时30 分到晚11 时;11月至次年3 月,为晚7 时至晚10 时30 分。在元旦、春节、五一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庆时段,关灯时间为晚上11时。

南宁市市政管理局广告科负责人介绍,南宁有30 至40 处楼体LED 广告牌,关闭时间统一规定为晚上10 时。而在商业广告照明方面,根据《南宁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规划导则》(2015~2016 年试行)的规定,关闭时间由设置方自行决定。

“商业广告及招牌没有规定关灯时间,影响最大的恰恰就是这一类。”一名业内人士称,由于没有统一的关灯时间,目前只能根据市民的投诉,进行一对一的介入处理,尽量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专家

光污染影响身心健康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仰望星空。但近百年来,由于过度使用照明导致光污染蔓延,全球2/3 的城市已看不到银河和主要星座,人类共同的星空资源和遗产正在缺失。

2018 年,凭借一张喜马拉雅山的星空照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发展基金会星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戴建峰登上了美国太空总署官网。他是国内知名的星空摄影师,也是一名“暗夜守护者”。

戴建峰告诉记者,影响星星的主要问题就是光污染,城市中的各种景观灯、霓虹灯、街灯都会把天空遮蔽,更糟糕的是这种灯光污染正在迅速蔓延。据国际暗夜协会统计,每年因不合理使用灯光造成的能源浪费相当于260 万吨煤,1360 万桶石油所产生的能量。

科学研究表明,光污染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依靠星光和月光导航的鸟儿,建筑物上炫目的灯光会令它们夜间飞翔时迷失方向,甚至导致死亡。夜间的灯光还会扰乱植物生理节奏,妨碍其正常发育、生长和繁殖。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光合作用能力弱化,氧气释放量降低,存活时间缩短。对光敏感的植物遭受长时间的夜间光照,甚至会病变、枯死。

除了看不到星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光污染对人类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长时间在白色光源下工作生活的人,他的眼角膜、虹膜也会被损害。”南宁爱尔眼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刘伟民表示,长期处于光污染状态下,会导致视力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也会相对升高。

光污染不仅损害眼睛的生理功能,还会造成心理上的影响。刘伟民介绍,“光谱光色度效应”测定显示,要是人们长期处在彩光灯的照射下,其心理积累效应,也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倦怠无力、头晕、性欲减退、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等身心方面的病症。以白光100%光谱效应作为参考,蓝光对心理的影响指数达到152,紫色的光达到155,红色的光达到158,而紫外线的光是最高的,达到187。

动物模型研究已证明,当光线不可避免时,会对情绪产生不利影响和焦虑。此外,夜晚白昼化,也会导致人的生物钟受到破坏,甚至造成神经衰弱。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