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国内首部巨幕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放映,拉开了2020广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遗影像展的序幕。
当天上午,广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遗影像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纪录片工作者和在校大学生等共100多人参加了开幕仪式。
▲开幕式现场
该影像展是国内首个民族志影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5届。本届影展为期5天,将公开展映民族题材纪录影片42部,从手工艺、饮食、戏曲等方面展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多元文化。
据了解,本届影展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河南、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台湾地区,东南亚各国的民族志影片近200部,影片内容涉及民族手工艺、饮食、戏曲、婚俗、节庆、仪式等题材。经过初评委评选和相关单位审核,主展映单元入围作品10部,乡村影像单元入围作品20部,新锐单元入围作品12部。
开幕式结束后,纪录电影《大河唱》作为开幕影片与观众见面。徐徐展开的画面中,黄河奔腾流淌,它滋养了一方土地,也孕育出黄河流域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民间音乐。影片将镜头对准了生活在黄河流域的5位音乐人,记录了民族摇滚、三弦、皮影、秦腔和花儿这些民间艺术与故乡土地之间的连结。当这些民间艺人把古老的歌儿唱进观众的心里时,也让人们在歌声中开始反思传统为何断流,同时也将探寻古老的艺术如何传承。
▲《大河唱》的剧照
记者了解到,主办方还将于影展期间举办“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先行者——杨光海电影展映”和“杨光海先生与‘民纪片’专题研讨会”等主题活动。杨光海是为中国民族志电影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也是为建立和发展我国影视人类学奉献终身的一位少数民族学者、专家,被业内称为“中国民族电影拍摄第一人”。本届影展以杨光海的作品展开研讨活动,意义深远,关乎民族文化的传承。
据悉,本届影展除在广西民族博物馆设置主会场外,还在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贺州学院设立了分会场。入围作品将在11月12日至11月16日进行公开展映,11月16日公布各单元获奖影片并举行颁奖仪式。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