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在南宁市民中心拍卖大厅,举行今年第108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挂牌出让截牌仪式。当期出让的GC2020-114号地块,是曾在2018年以超过1.7万元/平方米实际楼面地价,创南宁市住宅用地楼面地价纪录的英华路北侧约32亩商住用地。此次因故被自然资源部门收回后重新出让,成交楼面地价超1.3万元/平方米。
114号地块位于南宁大桥北,靠近青秀山西门、青竹立交桥,能便捷通达五象新区和老城区,自身条件优越,还有“闹中取静”的优势,备受各方关注。19日上午,该地块的挂牌也吸引了区内外多家知名房企参加。该地块以600万元/亩作为挂牌起始价,经过约1个小时竞价,南宁龙湖置业有限公司以970万元/亩胜出,折合总价约3.14亿元,楼面地价约1.32万元/平方米。
▲114号地块位置示意图。来源南宁市自然资源局
与2018年首次出让相比,此次114号地块的成交楼面地价下降超过20%。这是否意味着,该地块不如两年前那样被看好了?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应该这样解读。两年前,该地块首次出让时,成交总价约1.64亿元,但竞得人需要配建1.23万平方米的产权移交房。然而,114号地块的容积率上限仅为1.1,建筑限高18米,最大总建筑面积还不到2.4万平方米。也就是说,需要由开发商出资建设、装修,并无偿移交给相关部门的产权移交房的建筑面积,占了最大总建筑面积的一半还要多。这部分面积,开发商拿不到任何收益。
而该地块优越的位置、较低的容积率、偏高的楼面地价,决定了这个项目只能走高端路线,产品以联排、叠拼别墅和洋房等中高端产品为主。购买高端住宅产品的业主,往往又比较注重私密性和居住氛围,不愿意与大量不确定入住人群的产权移交房同在一个小区。这就导致114号地块在2018年以高价成交后,面临规划设计上的难题。从这个角度上看,114号地块的上一任竞得人,在竞买时欠缺理性,该地块在当年就不应该以那么高的价格成交。
▲2018年以高价成交后地块一直没有被开发,目前仍是一座长满杂草的土坡。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罗暘 摄
据悉,此次“回锅”,114号地块取消了配建产权移交房的要求,但仍保持1.1的容积率上限和18米限高要求。这意味着,该地块上项目仍将以低密度的高端产品为主。虽然不再需要考虑产权移交房的规划设计问题,但114号地块由于靠近特殊单位,为满足安全保卫要求,部分房屋的朝向、阳台和窗户设计仍要进行特殊设计。而该地块本身面积不大,又呈比较狭长的不规则形状,要在满足特殊设计要求的同时,兼顾产品的宜居性和舒适性,在规划上面临不小的难度。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