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耳引进以后,我们一直在做一些工作,怎么样让他融入广西的队伍。我们担心他从湖南过来以后,广西会亏待他,后来我发现他和作家混得比我还熟。"著名作家东西的话引起现场会意的笑声。
10月25日,"田耳文学作品研讨会"在广西大学召开。
本次论坛由广西大学主办,由广西作家协会、南方文坛杂志社和君武文化研究院承办,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协办,来自国内作家与评论家、文学爱好者和大学生近1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田耳(本名田永)现为广西大学君武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从事小说创作二十年,创作小说两百万余字。此次研讨会,专家学者就田耳小说创作各时期的作品分单元进行研讨,并重点研讨田耳调入广西大学后创作的小说,分析作家走进高校、在高校环境里创作所具有的特质,并进一步探讨作家、艺术家与高校教学、校园人文建设的和谐互动关系。
研讨会开幕由知名编导、作家胡红一主持。与会专家围绕"田耳小说创作的特质""小说中的真实与虚构"、"作家性格特质与创作特质的融合"、"七零后作家群的共性与个性"、"田耳近期创作与整体创作的比较"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与交流。
论坛分为主旨报告和分主题报告环节,分别由评论家张燕玲、东西、锦璐主持。游俊豪教授、作家李洱、田瑛、陈谦、王咸分别作了的主旨发言。
石才夫、东西、宋嵩、黄伟林、张柱林、申霞艳、徐勇,王咸、乔叶、张楚、弋舟、黄咏梅、走走等分别作了主题发言。东西表示他是田耳来广西的"媒婆"。
田耳原来是湖南凤凰县的作家,后来东西见了田耳以后,推荐他来广西。"当时,我还没有认真的读过他的作品,我是以貌取人的,最后发现以貌取人也是对的。"东西笑言。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探讨了田耳在近二十年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的个人特质与文本特质的融合,探讨了田耳小说中对人性开掘的深度与力度,对予田耳的小说创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分析七零后作家群整体的创作特质。
据悉,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和学者们还与广西高校大学生中的写作者与文学爱好者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来源丨南宁晚报/ZAKER南宁
编辑丨韦煜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