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第三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在南宁召开。本届论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团结合作,共建中国-东盟卫生健康共同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缅甸等东盟国家卫生部门官员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在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中国-东盟关系成熟稳定,卫生健康合作已成为中国-东盟合作中重要合作领域。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中国与东盟是休戚与共的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
就中国-东盟卫生合作,马晓伟提出三点倡议,一是积极对接卫生发展战略,促进地区卫生发展。二是加强传染病联防联控,更好维护地区卫生安全。三是深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推动地区卫生创新。
在上届论坛的基础上,本届论坛新增“卫生应急合作”“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合作”2个分论坛。它们将与另外4个分论坛一起,围绕本届主题,在疫情防控、口腔医学、传统医药、医院管理、卫生应急、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领域与东盟各国嘉宾和学者展开交流研讨。
论坛发布了《第三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倡议》,签署中国印尼卫生合作执行计划等众多务实合作成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