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老年人容易遭遇“数字鸿沟”。近日,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18条便民措施,服务老年人等群体,助其跨越数字鸿沟。比如,依法接受亲友代办、确保老年人无障碍进门,为不便出门办事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事服务等。
▲无手机、无微信、老人机、手机没电、不会操作等无法提供健康码时,人社部门提供了专门的登记进场通道。南宁人社供图
这18条措施,致力于在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的基础上,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各类群体提供人性化的人社便利化服务。
比如,在一些只设置了线上办理渠道的事项上,根据服务对象实际情况,在办理业务时依法接受授权代理、亲友代办。
为老年人等群体设立业务办理优先通道、爱心专区专座,杜绝“不扫码、不让进”情况,确保老年人等服务对象“无障碍”进门。
为上门办事不便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失能、留守等重点群体,以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同时,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各类群体提供更多“不申报、不跑腿、不见面”的自动服务、主动服务,持续提升全市人社公共服务水平。
南宁人社的各经办大厅也将配备医药应急箱,鼓励窗口服务人员参加急救培训,做到一定比例的窗口人员持证上岗。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