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三届“元老”见证人普20年变化丨普查员故事⑦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他是统计部门的“元老”,历经三次人口普查,见证了从2000年到2020年这20年间龙胜的人口变化和城镇发展。他是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普办副主任、县统计局四级调研员赖思平。

▲见证人口普查变化的三届“元老”赖思平。本文均为采访对象供图

第一次经历2000年“五人普”时,赖思平任龙胜县江底乡党委书记,虽然不在前线走家串户,但他却是前线普查员身后的一个重要“幕后推手”——负责统筹协调人员、做好后勤物资的供应、把控进度安排……保障普查工作的完成,这为他今后长期从事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到了2010年“六人普”时,赖思平已经经验丰富。作为龙胜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县统计局局长,他经常给基层人员出主意,基层工作人员遇上了难题,都会找他咨询,他耐心解答。赖思平说:“做人口普查,要学会跟群众打交道,还要有耐心,业务骨干自身能力也要过硬。”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从县里抽调业务骨干作为普查办的主要工作人员,还选聘了6名大专生到普查办作为骨干力量。

人员配齐了,如何开展工作,规范的规章制度少不了。为此,他带头拟定了相关文件,相关文案,以及督促各级乡镇成立普查机构、编写普查宣传方案,正是有了前期一系列的规范制度,后期开展工作时,普查员按章办事,工作起来就不再繁琐。

2020年“七人普”时,已经是三届元老的他,不仅带领普查办的人员到乡镇开展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培训以及督查检查等工作,自己也兼任了一个普查小区的指导员,开展22户家庭的长表登记。

▲赖思平入户开展人口普查工作。

说起这20年来人口普查的变化,赖思平感叹:“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他说,普查最开始是纸质的,普查员要在纸上勾选,然后再拿到电脑去读取,后期工作量很多,错漏也很多,不方便修改、查找。如今全部是手机、小程序,很多地方有自动纠错的功能,在填报过程中,内容有逻辑关系错误,就无法继续输入。如果换作以前就没有办法做到。正是有了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后,普查员工作就轻松很多了。

除了普查工具发生变化,宣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说,以前的宣传是送宣传册、宣传材料到各个乡镇、村,到处张贴标语。群众闲时,喜欢扎堆到大舞台前看戏,他们就搭台唱戏,宣传普查知识。如今,手机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除了线下宣传外,线上的网络宣传也必不可少。现在的宣传要做到“纵向要到底,横向要到边。”

经过国家多年来的宣传,群众对人口普查工作大部分表示理解,但仍有小部分人担心隐私泄露,不愿意登记。曾经有一名“钉子户”,普查员第一次上门时,丈夫不在家,妻子把丈夫在镇上买房的信息上报了,可是第二次上门时,丈夫坚决要把信息删掉,这可难倒了普查员。为此,赖思平支招,让这户人家的亲戚做工作,亲戚做不通,再让村委骨干上门做工作。几次下来,村民最后不再要求删除信息。

为了普查工作,赖思平放弃很多休息时间。“大国点名,身为三届元老,我责无旁贷。”赖思平说道。

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