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勇挑重担!“90后”普查员成为人普工作新力量丨普查员故事⑨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90后”上班族往往有个性、不太能吃苦。其实,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许多尚属新手的“90后”普查员并不是这样的,他们在工作中吃苦耐劳、锲而不舍、勇挑重担,令人称赞。

废寝忘食推进工作

1996年出生的甘国亮是梧州市长洲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负责人,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虽是个“司令官”,但开始时这块业务只有他一个人在做,手下没有一兵一卒可供调遣。为此,他既要统筹协调,又要做好“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的无缝对接,常常忙得连轴转。

▲甘国亮培训普查指导员、普查员。

长洲区有许多连片民房,住房位置杂乱,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划线和核对数据。在今年八九月份的绘图阶段,他常常在大清早就跟工作人员一起实地走访,将收集到的区域划分边界,建筑物标绘的资料搬到标绘系统上。由于做图划线需要非常专注,他每天对着电子屏幕盯得眼睛发疼。没多久,颈椎、肩膀也跟着痛起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每一个阶段都定了时间表,在具体执行时又常常是一个环节工作做完才能进行下一步。所以,在9月份工作多了许多帮手时,甘国亮仍忙得如陀螺一般,为的就是顺利进行下一步工作。

▲甘国亮进社区宣传人普知识。

很多次,他早上买了包子放在袋子里,到了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吃,工作的电话就来了,商量事情的同事也找来了。等他忙完时已经是中午,包子早已又凉又硬。

有一次,工作到深夜的他肚子突然疼起来。起初他觉得这是小事一桩,忍忍就过去了,于是依然坚守岗位。但同事们看到他脸色越发苍白,纷纷劝他休息。在勉强躺了半个小时后,为了工作进度,甘国亮又爬起来继续奋战。后来他才知道,这是犯胃病了。

“许多人认为,拿着微薄的薪水,如此废寝忘食工作不值得,‘90后’更不会愿意做。但我愿意,也觉得很值得。”甘国亮说,进入统计系统工作以来,他接触到许多朴素、务实的同事,自己也在不断成长。特别是这次人口普查全国大点名行动,他更感到付出终有回报,成就感满满。同时,还有一种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幸福感。

锲而不舍啃下“钉子户” 

梧州市兴宁社区的普查员黄敏妮也是一个“90后”。1992年出生的她在普查时虽然吃了不少“闭门羹”,但靠着不怕累、不怕苦的劲头,她还是拔下一个个“钉子户”,完成了普查任务。

▲黄敏妮(左)入户登记人口居住信息。

有一次,她和搭档入户摸底调查时,旁边一楼栋的住户探出头来看热闹。等普查员摸底至该楼栋时,该楼栋三个楼层的住户却无一应答。晚上9时许,黄敏妮和搭档走访完一个巷子,回程时又路过该楼栋,用扩音器向亮着灯的三个楼层表明来意,不料对方仍然无动于衷,普查员只好失望而归。

第二天,黄敏妮和搭档想了个办法——在该楼栋的门上贴纸条告知来意,还特意留了电话。这回,住户们总该看到信息并了解情况了吧?可是,对方仍然没有任何动静。第三天,锲而不舍的黄敏妮和搭档第四次来到这里,终于等来了房东的开门迎接,黄敏妮和搭档得以顺利完成调查摸底任务。

▲黄敏妮(中)入户做人口普查工作。

还有一次,一个楼栋走访了两三次,仍没有完成所有住户的调查摸底工作。黄敏妮和搭档联系房东,房东一直称没空,也未提供住户电话。直到第四次,黄敏妮才约上了房东见了面,顺利拿到了住户电话,开展调查摸底工作。

▲黄敏妮入户做人口普查工作。

黄敏妮说,她是第一次参加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作为一名人普新兵,她一直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普查员,一一克服所遇到的各种困难。10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意义重大,她作为“90后”一员,很荣幸能以普查员身份亲身参与这一历史大事件并尽绵薄之力。

相关链接:

用真心换真情,他们搭起人口普查“连心桥”丨普查员故事①

不忘初心,一名老普查员的情怀与坚守丨普查员故事②

有耐心有决心,桂林全州有个擅长解决“钉子户”的普查员丨普查员故事③

满满正能量!母亲助力、女儿陪同、四姐妹齐心做普查丨普查员故事④

一家三口齐上阵,只为完成“大国点名”丨普查员故事⑤

因普查结缘,这对普查“夫妻档”携手冲在一线丨普查员故事⑥

三届“元老”见证人普20年变化丨普查员故事⑦

为大国点名,人普新兵接棒父亲挑重担丨普查员故事⑧

勇挑重担!“90后”普查员成为人普工作新力量丨普查员故事⑨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